第05版:军地周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第79集团军某旅利用驻地教育资源

军民一同学“四史”


■李东哲  李沭汶

很难让人相信,一个靠打工赚取微薄收入维持生计的人,20多年间收藏了千余件抗日战争文物;向国家捐献120余件藏品,屡次填补相关史料空白;自费举办50余次爱国主义教育展览,越来越多的军民从中深受教育。

11月初,第79集团军某旅官兵代表来到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洛阳路,走进民间收藏家裘圆的家中,聆听他介绍一件件珍贵文物的来历。活动现场,大家一起结合抗战文物收藏,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学习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展开了热烈交流。

“我在叉车厂当工人时,从广播里听到日本右翼势力拒不承认侵华行径,感到十分愤慨!”时隔20多年,说起那段经历,裘圆仍然记忆犹新。

一次工厂组织参观抗战纪念馆,裘圆在抗日战争时期文物的展窗前久久驻足,看着一件件捍卫着历史真相的斑驳文物,他决心收集抗战文物史料,还原日军侵华罪行。

从那以后,一得空休息,裘圆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文物市场。只要看到抗战历史文物,就会蹲在一旁追问了解,常常一看就是一天。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长春一位藏主手中有日本侵华罪证《满洲事变画报》,赶紧买了一张最便宜的站票,匆匆赶往藏主家中。裘圆不虚此行,令他喜不自胜的是,除画报外还购得日本军方当年出版的多种报刊。

多年前,裘圆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发现,自己收藏的一些文物在馆内尚属空白,便主动联系纪念馆商量捐赠事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9次向国家捐赠藏品120余件,其中十余件至今仍为孤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民间收藏家的爱党信党坚定信念、爱国拥军高尚情怀,让广大官兵深受教育。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练好精兵报效祖国和人民。

据悉,第79集团军某旅以裘圆收藏抗战文物的经历为生动教材,明确了“四史”学习教育的新思路:通过挖掘军地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导广大官兵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在奉献中感受荣光。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