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阿富汗喀布尔大学遭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袭击,造成至少25人死亡,另有22人受伤。这是“伊斯兰国”在10天内对阿教育机构实施的第二次恐怖袭击。在阿富汗内部和谈陷入僵局之际,恶性恐袭事件接连发生,引起国际社会对阿富汗和平前景的普遍担忧。
此次喀布尔大学遭受袭击的学生,多数为即将进入阿政府从事司法工作的毕业生,是阿富汗重启和平进程后参与社会司法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实,自2018年以来,“伊斯兰国”已多次发动此类针对教育机构的袭击,累计伤亡超过200人,其中多数为在校学生。
需要指出的是,针对教育机构的袭击事件只是“伊斯兰国”近年来在阿恐袭活动的冰山一角。5月份的喀布尔妇产科医院袭击事件、楠格哈尔省葬礼袭击事件,8月份的楠格哈尔省监狱袭击事件等,均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伊斯兰国”近期为何频繁在阿富汗发动恐怖袭击?
在叙利亚、伊拉克和土耳其以及俄罗斯等国军队的围剿之下,“伊斯兰国”在中东战场遭遇溃败,大量武装分子转移至阿富汗,将此作为休整蓄势之地。在“伊斯兰国”看来,当前正值阿富汗内部和谈的关键时刻,一旦阿富汗顺利实现内部和解,战乱趋于平息,阿政府各派别将合力打击外来武装势力,其生存空间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伊斯兰国”在阿境内频频制造恐袭事件,极力破坏推进和平进程所需的社会环境,同时提高自己在全球范围内日渐式微的影响力。
就一系列袭击事件来看,“伊斯兰国”更多地将什叶派穆斯林作为袭击目标,企图以此挑起阿境内什叶派和逊尼派穆斯林之间的教派冲突,加大阿富汗社会的和解难度。另外,“伊斯兰国”频繁袭击造成的恐怖氛围,也导致民众对阿政府产生质疑和不满,甚至将遇难者的死亡归咎于政府的无能,以此降低阿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
此外,美国政府与塔利班和平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以美军撤离阿富汗换取塔利班确保阿富汗不被用于发动恐怖袭击。如今,美军完成撤离的日期日益临近,若美军以“伊斯兰国”恐袭活动猖獗为借口拒绝完全撤军,那么美塔和平协议将沦为一张废纸。
目前局势下,“伊斯兰国”的存在为阿富汗和平进程再添变数。其是否会在阿富汗再次坐大,抑或是在阿各派别的联合打击下销声匿迹,考验着阿富汗和平进程相关各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