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联合国官员宣布,利比亚冲突双方就此前签署停火协议的执行条款达成一致。这是继利冲突双方于10月23日签署“永久”停火协议后,利比亚和平进程的又一大进步,是今年以来在外部力量斡旋下反复谈判的结果。尽管国际上各利益相关方纷纷作出欢迎表态,但利比亚局势多方利益复杂交织,“永久”停火的前路依旧坎坷。
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利比亚国内两大势力割据对峙。近十年间,两大势力的主导力量多层且分散,政治目标模糊不清,至今双方都没有提出过明确的政治目标和纲领,只是一味地相互打压、争权夺地,导致利比亚国内政治分裂、政权孱弱,经济倒退、民生凋敝,安全恶化、恐怖问题多发。长期处于政治动荡阶段的利比亚,国家职能部门处于瘫痪状态,建立现代国家的目标遥遥无期,长期的战乱和分裂,也让其沦为大国博弈的前沿地带。
众所周知,利比亚过去曾多次达成停火与和解协议,但都没能持久。这次就停火协议的执行条款达成共识,能否带来“完全和永久”的和平仍存疑问。10月24日,签署停火协议的第二天,民族团结政府军方发言人表示,对“国民军”打算从利比亚撤走5000余名外国雇佣军持怀疑态度,要求联合国利比亚支助特派团派遣监督人员,调查“国民军”在利比亚中部地区苏尔特和朱夫拉等地运送外国雇佣军的问题。同日,“国民军”发言人表示,欢迎停火协议,该协议的执行需要诚恳的保证人和威慑力量的推动。从冲突双方的表态不难看出,“永久”停火协议的积极信号或许被夸大了。
实际上,利比亚冲突早已沦为代理人战争,牵涉多方利益,冲突双方都无法享有独立建国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战后伊始,西方大国试图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对利比亚重建施加影响。面对利比亚的持续乱局,这些国家出于各自私利,以及对利比亚地缘和能源重要性的考量,多以提供武器、技术支持等间接方式进行干预与博弈,使利比亚成为大国的“角力场”,加剧其局势复杂性。
利比亚冲突双方也“心甘情愿”依靠外来力量,以对另一方进行制衡。这一边,民族团结政府得到土耳其和卡塔尔等国支持;另一边,“国民军”则取得沙特阿拉伯、埃及、俄罗斯和法国等国支持。显然,利比亚停火协议能否执行不仅取决于冲突双方,更有赖于外部力量的坚定支持和共识。
综上所述,在双方缺乏信任,外部又充斥着复杂大国博弈因素的背景下,利比亚本次停火能持续多久难以预料,和平前景不容乐观。尽管冲突双方已就执行条款达成一致,但未来当地局势可能随着大国博弈再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