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一场红蓝对抗演练骤然打响。
演练一开始,第74集团军某旅便遭受重创,不仅信息系统被攻破,进攻也遇到对手防空火力猛烈压制。
一轮较量过后,该旅决定临阵换将,派出几名年轻飞行员接任机长。从飞行履历上看,他们都是刚毕业没几年的“新面孔”。然而,几名年轻飞行员上阵后,不仅没有露出新手的生疏,反而表现出了老将的沉着和风采。
面对猛烈火力,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正面对峙、边打边退,一组侧翼迂回、隐蔽绕后。经过仔细侦察和缜密分析,他们发现“敌人”在取得部分战果后有所松懈,于是趁夜晚集中火力发起突袭,最终成功摧毁“敌”炮阵地,一举扭转整个演练的战局。
“这几名年轻飞行员都是旅队精心培养的‘后备机长’,虽然他们飞行时间略短,但在飞行技术和飞行战法方面已具备机长实力。”看着蓝天上“后备机长”们的精彩表现,飞行教员梁首竞一边抹去脸上的汗珠一边感慨,“这场翻身仗,打得太不容易!”
原来,3年前的一场演习,该旅也曾大胆任用年轻飞行员,却遭遇了一场失利。
那天晚上,“敌”发动夜袭,该旅野战机场和飞行员所在的营帐均被流弹击中。清点完人员装备,大家面面相觑:虽然每架战机都完好无损,但多名机长被判“阵亡”。正在此时,该旅收到命令,要求立即重整部队,准备于次日凌晨发起反击。
开过短会,该旅指挥员临机决断,决定冒险一试:空缺的机长岗位由飞行技术较好的年轻飞行员顶替,剩下的人临时凑成一个机组。临时机长们匆匆上阵,但终因经验不足、机组之间缺少磨合,导致进攻节奏缓慢,错失了最佳攻击时机。
复盘时,有人吐槽:“这就好比刚刚取得驾照的司机突然上手开赛车,还能指望他们弯道超车?”
“大胆任用年轻飞行员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该如何使他们快速实现能力进阶,早日胜任机长岗位?”演习结束后,旅党委一班人陷入思考。
经过多次研究讨论,该旅最终形成一套“后备机长”选拔培养方案——打破以往按飞行资质组训的模式,坚持以老带新,采取定期“过关升级”的方法,对年轻飞行员进行考核评估,考核成绩过关的可提前进入机长岗位实习锻炼,并与副驾驶进行磨合,加速生成战斗力。经过3个月“蹲苗期”,他们再与飞行教员组成的“蓝军队伍”展开常态化对抗训练,击败“蓝军”5次,才有资格作为机长参与部队演习演训活动。
“‘后备机长’不仅是机长力量的补充,在信息制胜的战场上,他们还能扰乱‘敌军’原定部署,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术效果。”该旅领导介绍,3年来,共有12名年轻飞行员成长为“后备机长”,先后参与10余场重大演训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与以往担任副驾驶不同的是,机长不仅要精通技术和战术,还要时刻准备临机决策、搞好协同。”作为该旅“后备机长”、此次演练的参与者,飞行员杨钊深有感触。为了胜任机长岗位,他一有时间就向老机长请教、研究战史战例,为能力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像杨钊一样,该旅越来越多的年轻飞行员正逐梦蓝天,向着机长的岗位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