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肩负的职责使命,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坚决完成以试验和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习近平
9月开学季,考上母校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的王琦,几经思虑,最终没有前去报到。
他舍不得离开目前的岗位。2015年,王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和团队从零开始投身某测试场建设,用几年时间就填补了全军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读博士瞄准的是学术前沿,最终还是要将理论服务于部队战斗力提升。如今,我和团队已经站在这个领域的工程前沿,工作岗位离战场需求更近。”目前,王琦和团队正在进行一项新型测试项目建设攻关,“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以后还有机会去读博士,但能参与历史、见证历史、创造历史,为空军转型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何其有幸!”
“何其有幸”的王琦,赶上了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转型加速的新时期。
这是一支被誉为“神箭摇篮”的先锋部队。62年前,一支从抗美援朝战场归来的部队挺进大漠戈壁,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胸怀知识报国的凌云壮志,在这片“适合试验却不适合人生存”的不毛之地艰苦奋斗,参与了多个型号武器装备的试验:第一枚空空导弹在这里试射,第一架无人靶机从这里升空,一批批新型导弹在这里获得“准生证”和“通行证”……
这是一柄在新军事变革大潮中横空出世的“长空利剑”。17年前,这支部队有了新的发展,实现了从装备试验向实战化训练延伸。
瞄准“明天的战争”,该基地迈向改革强军新征程,站上了加速转型发展的新起点。
2013年2月2日,那是一个呵气成霜的上午,习主席一下飞机,就冒着严寒参观了基地部分装备,亲切接见了基地官兵和技术人员代表,要求大家认清肩负的职责使命,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坚决完成以试验和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该基地高级工程师李鸿,当时作为技术人员代表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回想起习主席接见基地官兵时的情景,李鸿依然心潮澎湃。她说:“基地是迎着备战打仗浪潮不断发展壮大的空军新质作战力量,习主席的殷殷嘱托,成为我们职能任务拓展升级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
2014年,基地从试验训练“双轮驱动”向以作战需求为牵引的战、试、训“三维一体”转型升级,从武器装备性能试验到综合作战效能评估,同时常态化开展“红剑”“蓝盾”“金头盔”“金飞镖”等不同层次实战化演习演练任务,致力成为空军“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转型的“前哨站”“试验田”。
有人对此作了形象的比喻:在新型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中,基地是“医生”;在武器装备鉴定定型时,基地是“考官”;组织基地化训练,基地是“导演”;实施训练绩效评定,基地是“裁判”;促进部队战法创新和改进,基地是“教练”。
转型的引擎在于创新,创新事业呼唤创新人才。
这几年,李鸿总会受邀给基地的年轻干部上课。每次她都会先抛出3个问题:空军未来的发展是什么样?我们在发展中能发挥什么作用?为此应该怎么做?
“只有明白了从事这份事业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才会热爱它。”李鸿语气凝重。
2017年,阮铖巍坐在台下,认真思索这3个问题。当年从空军工程大学博士毕业时,导师的一句话让原本可以留校的阮铖巍做出另一个选择,“要想学有所用,还是要去一线部队摸一摸装备,真正了解飞行员的需求”。
阮铖巍来到这片荒漠,没想到却有如鱼得水之感。在这个基地新组建的某部,一切都是“新”的。作为空军新机新装领先试用的新质战斗力部队,该部官兵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实现了歼-20等新型战机通飞、机务交互保障和综合作战性能评估。他们不断飞出空天新航迹的背后,是孜孜不倦的创新求索。
阮铖巍所在的基地新营区里专门辟出一块打破原有工作模式的融合工作区,空勤、地勤和技术人员可以在平等、开放的环境中随时展开“头脑风暴”,阮铖巍和同样朝气蓬勃的同事常常在思维碰撞后产生“火花”。这些“火花”在鼓励、信任的氛围中绽放,迅速破解难题或转化为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提升战机的作战能力,形成充满新意的“战斗力螺旋”。
2018年,阮铖巍参与设计的新型综合训练系统被成功运用到“金头盔”对抗空战考核中,实现了空战效果实时裁决。他所在的团队还同时负责十几个课题的研究工作。经过综合考评,2019年底,阮铖巍被提拔到技术室主任岗位,同时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阮铖巍还有一个“小目标”和一个“大目标”。
“我参与设计的综合训练系统被运用到更多实战化演练中。”谈及自己的“小目标”,阮铖巍踌躇满志。紧接着,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我的‘大目标’,是希望像李鸿高工那样,能当面向习主席汇报。”
在基地,新同志并非全是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新组建的无人机部队,2017年就迎来了一名42岁的“新人”——“金头盔”飞行员陆冬辉。
因为放不下热爱的飞行事业,陆冬辉从三代战机的特级飞行员改装为一名无人机操控员,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新战位”。
条件再苦,训练再累,转岗再难,陆冬辉都没有畏惧,因为这里是空军无人机战斗力生成的“孵化器”,这里有他能踏踏实实干事创业的平台。
这里,离强军目标更近。
今年八一前夕,习主席在空军航空大学视察时,来到无人机实验室,察看无人机操控教学设施,了解无人机操控员培养情况。“无人作战正在深刻改变战争面貌,我们深深感受到习主席对培养无人机应用和指挥人才的殷切希望。这支无人机部队已经从能飞实现了能打,接下来就是向能战、能打赢迈进,不断消除无人战场的战斗力盲区。”陆冬辉告诉记者。
一次次消除战斗力盲区的,不只是基地的新质战斗力部队。
今年七夕那天,基地某站站长王发年在朋友圈晒出几张照片,配文“今年最浪漫的事,就是迎风斗沙看‘小点’,漂洋过海看海岛,翻山越岭看雪山。”
“小点”是王发年给儿子起的小名,他从大学毕业来到戈壁滩深处的测量“点号”工作,如今已经过去21年。“海岛”和“雪山”,则是该站今年迈出的新足迹。
王发年所在的站是基地最初组建时就设立的单位。然而,直到2014年之前,各个“点号”间的测量范围和50多年前并无二致。随着武器装备迅速发展,靶场测控区域不断扩大,该站官兵动起了“走出去”的念头,战场延伸到哪里,他们就要走向哪里。
如今,测量人员的身影出现在高山和海岛,基本形成了“全地域机动、全参数测量、全天候保障”的能力。
“苦环境干尖端事,小点号筑大梦想。”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升,让这个站没有拘泥于长久以来技术保障的工作定位,而是敢于自我突破,积极回应作战演训任务的需求,自发研制出可独立实现标校、测量及数据处理的测试系统。
这次突破的底气,来自于该站实施的“人才强站”工程。在不久前的一次测量任务中,2016年来到该站的硕士研究生王伟超研发的战训试验数据处理软件,极大地缩短了演训结果的判读时间,得到指挥中心人员的青睐。
这一成果得益于几年前该站自行研制的数据中心。“习主席指出,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这个数据中心就是我们为站里年轻的高学历技术人才打造的成才平台。”王发年说。
信息时代,数据如同矿石,技术人员通过数据中心可以将大量实测原始数据进行“淘洗”,继而“点石成金”,让该站在拥有一批技术保障型人才的同时,也培养出一支应用研究型人才队伍。近年来,该站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3名年轻干部参加全军数学建模竞赛夺得一等奖。
身处荒漠,勇立潮头。开拓者的事业,因崇高而无惧艰辛,因锐意进取而收获满满。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军地高学历人才、骨干人才倾心加盟,这座以创新科技人才铸就的“打仗实验室”,正在戈壁大漠全力打造空天战场的“前哨站”。
上图: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某部组织战机演练。
杨 军摄
聚创新英才而用之
习主席高度重视空军战略转型发展,视察空军部队的第一站,就来到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
功由才成,业由才广。按照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牢记习主席的殷切嘱托,对接空军战略转型“加速器”的总体要求,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转型发展的步伐从此迈开,职能使命迅速拓展。紧盯战略转型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基地把人才当作“第一资源”,将人才培养的链条接续起来,把思打仗谋打赢的人才起用起来,形成各类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各类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的生动局面。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一支军队的人才实力,决定其创新实力、科技实力和部队战斗力,也决定着军队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的有效实现。加紧集聚大批高端人才是推动我军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唯有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发挥人才蕴藏的巨大创新活力,才能为强军伟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