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让习惯向上向好


■谭 然

●好习惯的养成,就是一个持续与“潜意识”交流,由“自在”向“自为”修炼的过程

习惯的力量有多大?最近与一位当过乒乓球教练的朋友聊天,受益匪浅。他说,打比赛靠什么,当然靠头脑,每一场比赛都须有清晰的思路;也要靠腿脚,再高明的想法都要靠一个个技术动作来实现。而那些技术动作往往是习惯使然,什么时候上步搓球,什么时候后退拉球,哪个球要反手拧拉,哪个球要大角度变线,一般来不及细想就要拍起球落,几乎所有球都是在下意识的“指挥”下完成的。

细想,这位教练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大凡优秀的背后,无不是良好习惯使然。比如,仪仗兵即使不穿军装走在大街上,人们一眼便能猜出其军人身份,这是因为他们每天练军姿走队列,不仅练就了端庄举止,更培养了军人气质。黄继光所在连队晚点名总是第一个点“黄继光”,全连官兵齐声应答,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也是对“上甘岭精神”的传承。新桥医院护士唐杰在谈到为一位吐了很多血的病人擦血的感受时说:“没有犹豫,就觉得必须马上去做。”这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自然与当初学校的职业训练分不开。

人们常说,习惯是一种“决定未来的力量”。习惯就像空气与水,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研究资料显示,人们日常90%的行为源于习惯和惯性。习惯不仅影响个人成长,还像“一只巨大的飞轮”,放飞美好理想,展开多彩生活,引导整个社会心理的改变。

不过,习惯是一个中性词,它能使善者益善,也可使恶者愈恶。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即使穷困潦倒仍是满口“之乎者也”,从不想通过劳作改变现状,这样的习惯就算不上什么雅好。而平时常见有些人说话骂骂咧咧、举止轻浮肆意之类,当属需要克服的毛病。至于像《赌棍》中嗜赌成性的吉姆、《流浪者》中在遇到贵族小姐丽达前的贫困小偷拉兹,他们的习惯则是十足的恶习。在人的身上,总是好习惯与坏习惯并存。“一个人的天性不长成药草,就长成莠草,所以他应当时时灌溉前者而芟除后者。”弗兰西斯·培根把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的必要性,讲得形象而深刻。

习惯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潜意识的反映,培养好习惯,就是用“有意识”对话“潜意识”,不断地芟除“莠草”、灌溉“草药”,使之发芽、成长和壮大。马克思、恩格斯曾用“自在”和“自为”来表述无产阶级成长过程的两个阶段,“自在”阶段比较幼稚,还不了解自己的历史任务;“自为”阶段则成熟、自觉,具有了明确的使命感,并指出无产阶级要通过锻炼,逐步由“自在”走向“自为”。好习惯的养成,就是一个持续与“潜意识”交流,由“自在”向“自为”修炼的过程。

古往今来,人们总结了不少与“潜意识”对话的方法。曾参“吾日三省吾身”,徐悲鸿提醒自己“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雷锋、王杰坚持写日记,以不同的方式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检视。明朝吕坤则坚持“四个一点”,即“喜来时一点检,怒来时一点检,怠惰时一点检,放肆时一点检”,严把喜怒哀乐等最易失态的关口,以防做出一些蠢事。这些都不失为修心养性的好办法。他们这样做也许一两天看不出效果,但长期坚持,必将“定型正向”,达到自觉自律的境界。

让习惯向上向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孤独甚至痛苦,而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自律。在节假日,一般人可以睡懒觉、外出旅游、享用美食,而樊振东、马龙等优秀运动员却雷打不动地早起,在训练馆里挥汗如雨,有时甚至为掌握一个技术要领,要千万次地重复一个动作。这种自律到骨子里的习惯,才是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和保证。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优秀,却忽略了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自由与自律总是相辅相成。人生走出的每一步都有意义,重要的是抑恶扬善、取长补短。唯有无声无息地进行好习惯积累,才会修成“正果”,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