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魏 超

习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对改进创新新时代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增强主体素质,提高施教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首先要从教育者主体抓起。如果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理论兴趣、缺少感情投入,其施教就难以引起官兵兴趣,更谈不上亲和力。展现理论魅力。教育具有亲和力,“内容为王”是根本。教育者只有树立问题意识,对官兵关注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等,能够给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充分展现理论的魅力,教育才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官兵才能真懂、真信、真用科学理论。增强传授魅力。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富有亲和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施教时,教育者应丢掉大话套话、摒弃说教模式,努力形成富有语言魅力、深受官兵欢迎的教育方式。要善于摸清官兵现实需求和活思想,使教育目的更契合官兵实际、教育内容更符合官兵需要、教育情境更贴近官兵生活。富有情感魅力。教育者的情感魅力,可以通过“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方式深入官兵内心世界,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育者应确立以官兵为主体、以官兵需求为导向、以激发官兵成长成才为目的的教育观,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施教工作,以主动的姿态建立情感链接,实现用思想碰撞思想、用灵魂触动灵魂、用情感引发共鸣,真正成为能够感染、感动、感化、感召官兵的魅力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创新施教方式,增强教育感染力。课堂是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施教过程中必须改变老“扮相”,既追求“神”,又注重“形”;既让官兵觉得“有意思”,又让官兵感到“有意义”,进而增强官兵的思想认同,实现情感交融。改进教育形式。教育形式如同商品包装、餐厅饭菜,要想得到顾客的认可,就得外观与质量一致、品相与味道协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进“配方”,创新“工艺”,调整“包装”,满足官兵期待,增强教育感染力。创新载体运用。信息时代,互联网、大数据等高度发达,新技术、新媒体广泛运用,微课、慕课等在线学习方式迅速普及,这些富有时代性和吸引力的新载体,符合新时代官兵认知特点,施教中科学运用必将增进教育亲和力。丰富话语体系。语言是心灵的表达。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丰富话语体系,善用自己的话语讲故事,勤用兵言兵语讲道理,多用接地气、冒热气的话语拉家常,把科学理论大众化,切实拉近科学理论与广大官兵的距离。

优化主客体关系,提升教育效果。长期以来,施教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把教育对象视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而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因此,优化教育主客体的关系,是提升教育亲和力、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实行角色转换。教育者应从居于主导地位的施教者转变为官兵的思想交流者,官兵则从居于被动地位的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的积极参与者。这样的角色转换,能促进形成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信息共享、和谐共生的生动活泼局面,既体现了教育者的劳动价值,也满足了官兵追求真知、渴望成才的迫切愿望。做到换位思考。教育双方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教育者“先做学生、后做先生”,能够体验官兵的激情与活力,官兵能够从中体会到教育者对自己成长成才的殷殷之心,深切体会到教育者的辛苦与奉献,从而实现教育双方的心灵融通、教学相长。实现地位平等。应牢固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的平等地位,真正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官兵,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唤醒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使官兵自觉接受教育、积极参与教育,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作者单位:77675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