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拂晓,苏北沿海某机场引擎轰鸣,第71集团军某旅多架直升机加速起飞,向海上预定空域机动飞行,一场舰机协同保障演练就此展开。
“岛上有3名重伤员,急需转运后送!”海上飞行途中,编队机长汪文接到塔台指令,随即调整航线,带领编队向目标位置扑去。
抵达目标岛屿上空,汪文下令解散编队,由攻击直升机临空警戒,运输直升机迅速选址降落。完成伤员搭载后,飞行员操纵直升机再次起飞,直奔海上中继平台。
与陆地飞行不同,海上风向多变、风力较大,加之舰船受涌浪影响摇摆不定,让飞行员精准着舰难上加难。飞行中,机组成员密切协同配合,克服速度不易控制、状态判断不准、操纵难度大等技术难点,及时调整飞行姿态,确保海上飞行安全。
10千米、5千米……随着直升机距离舰船越来越近,偌大的舰身在海平面上若隐若现,飞行员及时调整电台频率,与舰上引导员建立无线通信。
“海况×级、风向××度、船体横摇×度……”汪文依据舰上引导员通报的海上气象条件,带领编队展开着舰准备。
20米、15米……海面上,直升机高度不断下降,高速旋转的桨叶卷起阵阵浪花。靠近甲板,由于地面效应影响,直升机出现抬头和振动,汪文与副驾驶协同配合,一人观察舱外参照物,另一人紧盯仪表数据,操纵直升机不断调整姿态。与此同时,舰上引导员也通过对空电台,帮助飞行员判断着舰时机、找准着舰位置。
在舰机协同配合下,3架直升机陆续精准着舰。直升机停稳后,舰上勤务人员迅速转移伤员,甲板上早已待命的机务保障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经过10余分钟紧张作业,3架直升机完成补给和检修。接到塔台指令,飞行员驾驶战鹰再次起飞,重新投入战场。
正午时分,完成着舰训练的直升机陆续返场降落。复盘讲评会上,该旅副旅长徐益锋介绍,他们针对现代作战高消耗、高投入、快节奏的特点,利用野外驻训的机会积极探索联合保障的方法路子,为直升机跨海作战打通了补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