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

向战创新,科研引擎全速发动


■本报记者 康子湛 新华社记者 王逸涛

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坚持理技融合、研用结合、军民融合,加快发展现代军事科学,努力建设高水平军事科研机构。

——习近平

7家研究所,20多位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为了一项“战字号”课题齐聚一堂、研讨攻关。

金秋九月,记者来到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采访,一进门就被研究院院长王庆宗拉进了研讨会现场:“看看体制重塑后,军事科研展现的新景象!”

旁听研讨会,几个特点令记者印象深刻:参会的科研人员,在该研究院调整组建前,曾分属军委机关多家科研机构,如今都纳入研究院;课题横跨网络信息、后勤保障、装备建设、试验鉴定等多领域,包含人工智能、指挥协同、物联感知等多个学科、多项关键技术。

“过去,要想推进这样一项跨领域、跨系统、跨学科的科研项目,往往需要军委机关牵头沟通协调。”作为项目牵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院研究员于全感慨道,“调整改革后,我们院本级就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体制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研优势。”

系统、体系,联合、融合,这些新军事变革的关键词,怎样才能成为军事科研创新裂变的催化剂?这不仅是军事科研战线面临的时代课题,更是统帅的殷切期望——

2018年5月16日,习主席视察重新组建的军事科学院,考察了解科研进展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推进军事科研领域政策制度改革,形成顺畅高效的运行机制,把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统帅的指示,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王庆宗告诉记者,新组建的研究院单位构成多,学科跨度大,整合难度高。在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的大趋势和军事科学院整体重塑的大背景下,如何乘改革之势、辟创新之途,形成统一的建院兴研总体思路,成为研究院党委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肩负统帅嘱托,一场军事科研领域的观念重塑、体系重塑、目标重塑在该院悄然拉开帷幕,而他们的破题方式出乎大家意料。

砍掉7项与战斗力生成无关的项目,调整10余项对体系贡献率不大的项目。一纸圈圈改改、删删减减的科研项目规划书,见证了该院某研究所的重塑之难。所长王长富坦言,作为首任“班子”成员之一,向研究院党委首次汇报科研项目规划,不去多争取任务,反而主动把端在手里的“饭碗”给“砸”了,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不安。

令王长富没想到的是,所里的思路与院党委不谋而合。研究院组建后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对各类科研项目进行“战斗力贡献率”评估,主动砍掉600多个与备战打仗关系不紧、体系贡献率较差的项目。

“要把各自的‘小锅饭’汇成一桌‘融合菜’,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引领。”该院政委朱正琪表示,用“战”字破题,既是时代所需,更是统帅所虑,必须坚持聚焦实战,抓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使科技创新更好地为战斗力建设服务。

沿着统帅指明的方向前行,“科研为战”成为该院科研力量聚合、科研条件整合、科研领域融合的有力抓手。多个跨领域学科、跨专业联合的科研团队应运而生,并赴军委机关和各战区、军种部队调研需求,建立协调对接机制,论证形成了一批“战字号”重大科研项目。

部队在哪里,战斗力生成的难点在哪里,未来战场在哪里,科研攻关的突破口就选在哪里。

调研中,多支部队提出的一项共性问题牵动着高级工程师安高军的心:战场上,装备的油箱一旦被打中,极易发生爆炸,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为了给油箱穿上“金钟罩”“铁布衫”,安高军带领团队研究出一种新型材料,可以瞬时阻断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路径,吸收爆炸冲击能量。前不久,在某战区组织的实装演练中,该新型材料的防爆性能得到了充分检验,被参试官兵亲切地称为坦克战车的“新铠甲”。

油箱材料的可靠,关乎一车一舰;指挥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关乎千军万马。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院研究员尹浩在信息通信领域深耕30余年,深知军事通信网络作为连接武器平台的“神经系统”,是信息化战争制胜的关键一环。

视察军事科学院时,习主席特意看望了在院工作的“两院”院士,并对他们寄予厚望,希望大家多出成果、带好队伍,为强军兴军作出更大贡献。当面聆听统帅嘱托,尹浩倍感责任重大。

“联不通,就打不赢。”肩负重托,尹浩带领团队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探索实践基础理论与技术手段融合创新,并借助改革后研究院的体制优势,整合军内外30多家单位的各领域科研专家集智攻关。新系统全部基于国产软硬件进行设计,从模块、单机到整机不断体系优化,光设计文档就有一万多页,终于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并应用于多型装备。

仰望星空,完全自主可控的卫星闪烁苍穹;脚踏实地,军事科研人的足迹踏遍军营。

某研究室墙面上,记者见到一幅硕大的中国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的点位,记录了那段1台车、4个人、20多个省市、18400多公里的“极限旅程”。为了全方位检验某新型装备性能,该室的4名科研骨干,北达漠河、南至三沙,从密林到荒漠,穿越酷暑严寒,掌握了第一手实验数据。

“尽管实验室也能提供逼真的模拟环境,但很多隐患常常在野外极限条件下才会暴露,所以必须要现地测试。”研究室主任胡向晖介绍,从实验室里验装备转为战场环境验效能,科研成果检验模式的转变,实际彰显了“科研为战”理念。

“通俗点说,就是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某研究室主任马天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双他自己穿过的某型样品靴。这双靴研制成功后,跟随他爬高山、穿丛林、越障碍、蹚河沟,嵌入式跟随高原部队执行巡逻执勤任务,检验作战环境适应性。“我带回的不仅仅是改进、完善新研被装的实验数据,更是边防官兵的酸甜苦辣和盼望心声。”他说。

对科研成果最严格的检验来自实战,而那一天随时都会来临。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该院某研究所工程师张宗兴赶赴武汉,投身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当时,张宗兴所在团队参与研制的帐篷式实验室,还只是一个科研课题的样机,但他对自己研制的装备充满信心:“我们的研究就是为战而生的!”

样机不是样子货,一样也能上战场!在这场战役中,帐篷式实验室迅速保障,形成了日检500人份以上的核酸检测能力,为医学专家现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疫苗实验、抗体筛查等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统帅的要求,已成为该研究院上下披肝沥胆、为战而研的不竭动力,兴研与胜战的鼓点始终同频共振。

采访中,“我在”是记者听到最多也最有底气的话。聊起某场重大联合演习,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晓说:“我在!”3年来,各战区、军种组织的大项演习任务,都有该团队科研人员的身影。探究偏远地区电力保障难题,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何建设说:“我在!”这些年,为给边海防官兵提供持续可靠的能源保障,他跑遍了祖国的高原海岛。谈到军用标准领域顶层设计,某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辉说:“我在!”为高质量完成某定标和数据收集应急任务,3个多月里他和团队核定全军上千种类型软件。一声声“我在”的背后,是沉甸甸的担当与笃定的信心。

今天的研究院,人人手中都有“战字号”课题,办公室里打好了背囊可随时赶赴部队。一组数据令记者振奋不已,该院成立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目前,他们正加紧推进2000余项“战字号”科研项目,全力为部队战斗力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结束采访,夜幕降临。回想几天的采访历程,一个个夏赶南国三伏、冬奔北疆三九的科研工作者形象又浮现眼前,耳边一句话久久回响:“把军事科研创新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上图:军用食品专家郝利民(左三)与官兵一起试吃军用口粮。王佳音摄

短评

科研为战攀高峰

他们的面前,是绵延横亘的科技高峰。

加快发展现代军事科学,努力建设高水平军事科研机构,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对于新时代的军事科研工作者来说,负重前行、勇开新局的无尽动力,源自统帅的期盼与时代的召唤。

作为全军军事科学研究的拳头力量,军事科学院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实现了军事科研体制结构和力量编成的重构重塑,推倒了以往各自为战的“篱笆墙”,焕发出攥指成拳、体系融合的磅礴之力,向一个又一个科研高地发起冲锋。系统工程研究院的科研实践,正是军事科学院这艘科研巨舰在强军实践新航程上砥砺奋发、激流勇进的生动写照。

聚焦能打胜仗出成果,紧盯实战需要搞创新。新时代军事科研工作就是要立起备战打仗指挥棒,紧贴部队实际和使命任务,瞄准部队战斗力短板展开攻关,使军事科研创新“供给侧”同未来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确保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直通战场”。

古往今来,军事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创新突破,都会带来战斗力的新跃升,引发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新变化。历史昭昭,前路迢迢,在统帅殷切的目光中,军事科研创新的引擎已全速发动,向战而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