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活周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陪伴券


■徐英雪

手机屏幕亮起,是父亲发来的微信。

“雪儿,中秋回家吗?”

“爸,我可能……应该……不回去了。我给您和妈妈寄了月饼!你们看看还有什么想要的?”我鼓足勇气,忐忑地发出那句已经在心里排练了数十次的回答。

“哦。”

对话框上,“对方正在输入”的字样闪烁了很久,最后变成了一阵漫长的沉默。

半年前,博士毕业的我放弃留在院校的机会,选择去基层工作。父亲听到我的决定后,一边说着以我为荣,一边又忍不住转身擦眼泪。我知道,父亲是不舍得让他心尖上的小棉袄离家远行。

“你爸其实是想你了,想让你回来陪陪他。但他又怕打扰你工作,所以不让我告诉你。”屏幕再次亮起,这次是母亲发来的消息。

“我知道,我也想多陪陪你们。可我也有我的工作……”

“唉,你这句话啊,真是跟你爸一模一样!”

母亲这句话仿佛一颗石子砸在我的心上,激起了层层涟漪。父亲也是一名军人。18岁时,他放弃了爷爷安排的工作,毅然选择参军入伍。往后数十年的军旅生涯,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经历。但因为父亲忙于工作的缘故,他缺席了我宝贵的童年时光。别说中秋节了,让他陪我过个完整的周末都是一种奢望。

记得一次中秋,刚学会剪纸的我,兴奋地把剪纸画挂满房间,想给晚归的父亲一个惊喜,可等来的却是一通不足3分钟的“不能回来”的抱歉电话。那天,我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了许久。几天后,父亲回到家,一手提着我最爱吃的莲蓉蛋黄月饼,另一手拿着一个厚厚的信封。信封里是他为我准备的礼物——一沓他亲手绘制的“陪伴券”。“翻斗乐游玩一次”“动物园一次”“肯德基一次”……用蓝色钢笔勾勒出的艺术字笔迹断断续续,旁边画的卡通人物也歪歪扭扭,但我却如获至宝。那是我童年记忆中收到的最特别、最难忘的礼物。

如今,那个哭着怪父亲不能回家的小女孩,已经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军人,奔赴远方的战位。“不能回家”这句父亲的“日常用语”,成为了我的“日常用语”。

父亲那句“哦”,该饱含了他多么复杂的情感啊!那是他在对女儿的疼爱和对军营的热爱间斗争多少次后做出的艰难选择。

我该用什么方法弥补不能回家陪他的遗憾呢?对了,“陪伴券”!我要把“陪伴券”当做特别的中秋礼物寄给父亲,感谢他从前的不易和如今对我的支持。

我把白纸裁成手掌大小,用彩色铅笔在上面画上橄榄枝和穿军装的卡通小人,再在卡片正中央写上“按摩券”“散步券”和“晚餐券”的字样。台灯的光将我的身影映在玻璃窗上,我一抬头,仿佛看到了多年前年轻的父亲笨拙地在纸上写写画画的样子……

手机再次响起,是父亲打来的语音电话。

“雪儿啊,你的月饼我们收到了。你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等下个月,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你……”父亲说着。

我在电话这端偷笑,心中默念着那句准备已久的话:“爸,谢谢您!”下次,我一定要当面告诉他。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