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发射五营的铁路装卸载成绩比我们快了1分多钟?”9月下旬,得知兄弟单位后勤比武成绩一马当先,火箭军某旅好几个发射营的官兵一脸困惑,直呼“不敢相信”。
铁路装卸载是衡量部队运输投送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前,由于经历了长年累月的扎实苦练,同样的兵力投入,相同的战场环境,大家的训练成绩一般都差不多。即使个别单位在比武考核中脱颖而出,最多也就比第二名“快个十几秒”,断然不会出现这种“一枝独秀”的情况。
“未来战场战机稍纵即逝,1分钟足以决定成败。发射五营的装卸载速度提升了这么多,会不会研究出了什么新训法?”虽然心有不甘,可走下比武场,大家还是纷纷向发射五营讨教“制胜秘诀”,看看能否借此提高本单位的训练水平。
可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原来,发射五营并没有创新训法战法,只是在研究《比武实施细则》时,发现了一个“隐藏的胜利点”。
“规则明确,铁路装载从第一辆车驶上平板开始计时,所有车辆在平板上完成加固计时结束,具体由全体作战编组人员实施。我想,警戒人员也算作战编组人员,能不能让他们帮车队官兵先把平板上的‘车辆定位线’画好呢?”比武考核前夜,发射五营副教导员王景明颇有见解的建议,得到官兵的一致认可。
翌日,发射五营警戒组不仅圆满完成了战场警戒任务,还在比武开始的哨音吹响后,抽调兵力完成了画车辆定位线、准备加固器材等一系列铁路装载准备工作,为后续到来的车队官兵争取了时间。
“这种行为,显然是‘钻了规则的空子’。”复盘讲评会上,得知事情原委,不少一同参考的官兵有些不服气,“虽然平常我们参加实弹发射、红蓝对抗等任务进行铁路装卸载时,为争取时间,也会像发射五营这样动态用兵。可这次后勤比武,显然不是比这种能力!”
让官兵困惑的“疑点”不止于此。他们还发现,比武过程中,发射五营将上级配发的加固器材进行了改装,比如加长了撬棍的握把长度,“这种创新的确让官兵在加固时省了力,但是不是违背了‘使用制式加固器材’的比武规定呢?”
剧情快速反转,让旅领导不免左右为难:从比武层面来看,发射五营确实“钻了规则的空子”,为自己赢得优势;可从打仗视角来审视,这些行为既是基于提升战场效率的创新,又是未来走上战场的必然选择。
“我们常讲要推进训练与实战一体化,可为啥在平常实践中还会训战脱节呢?想必问题还是出在了组训者与组训模式上。”仔细翻阅此次比武细则,旅领导找到了答案:他们把比武细则制订得太细太具体,致使许多原本官兵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反倒成了制约官兵思考和创新的枷锁,让许多“开放题”沦为答案唯一的“单选题”。
“无论是训练还是比武,都应该适当‘留白’,这不仅合乎练兵规律,也能为部队留出创造性空间,激励官兵开脑洞、想妙招。”基于这一认识,该旅及时调整群众性练兵比武方案,尽量避免统得过死、抓得过细,在作战原则、技术规则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官兵自由发挥、大胆创新。
前不久,该旅“发射单元架架排序”比武拉开战幕,官兵依托作战命令灵活展开公路机动、导弹发射等10余个连贯课目演练,极大地激发了练兵潜能。
比武考核要给官兵“留白”
■火箭军某旅政委 周吕胜
留白,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故意为整个作品留下相应的空白,保有想象的空间。
正如人吃饭不能过饱、船载物不能吃水太深……很多时候,满满当当并不是好事,所谓过犹不及。组织比武考核何尝不是如此呢?把细节抠得太细,把规则订得太死,把过程管得太严,往往会使官兵陷入一板一眼的模式化、一步一动的套路化,就像提线木偶,只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以至于不惜违背打仗的规律。
未来战争充满无数的“有可能但又不必然”。从这个层面看,加强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以及掌握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练兵备战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比武考核场不应该只是一个体现公平、争个名次的校场,更是让指战员从中发现什么、获得什么、领悟什么的“战场”。因此,制订比武考核规则适当“留白”,就是给官兵留有创造空间,进而在发现平常不易察觉的问题中,用“灵机一动”和“神来之笔”去补齐能力短板,解决打仗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