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训练前刚搞过安全教育,结果还是出了事,这是为啥?请看第74集团军某旅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安全训练观系列报道——

向制度规范要安全


■田 磊 罗周清 本报特约通讯员 黄 海

崔家堂绘

初秋的戈壁滩依旧热浪袭人,演训场上,第74集团军某旅女子远火分队驾驶战车呼啸而过。装填弹药、机动进场、解算数据……年轻女兵们有条不紊地完成一道道指令,整个作战流程一气呵成。

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纤纤女兵,如何驾驭数十吨重的新型火炮并准确无误地完成实弹射击?

“这多亏了旅机关为我们精心制作的操作流程卡。”炮班长杨琼介绍,操作流程卡科学规范了各岗位各专业操作流程,明确了故障排除方法,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发生。

提起制作操作流程卡的起因,该营营长付文轩讲起了野外驻训准备阶段发生的一次意外。那天,战士吴鹏和赵俊配合进行模拟弹药装填。当赵俊安装摇把完成人工微调后,吴鹏按下电机按钮,将模拟弹推入炮膛。就在电机启动的一刹那,摇把突然跟着转动起来,直接打在赵俊的手臂上。这一幕,让现场所有人惊出一身冷汗。

“怎么这么没有安全意识?训练前刚搞过安全教育,结果还是出了事。”排长孟清的质问,让赵俊心里忍不住嘀咕:不是我没安全意识,而是课目教学时没有讲明白……

原来,该营日常训练习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法,导致各炮班的装备操作流程步骤不尽相同。赵俊的班长就并未对何时必须取下摇把作出详细说明,只是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

此外,该营官兵在装填弹药时也多用手势指挥,而各炮班自行约定的手势动作多种多样,遇到混编合练就可能出问题。有一次演练,三班一名负责弹药吊装的战士被编入七班,结果因为误会了班长的指挥手势,险些伤到战友。

旅党委对此现象也早有察觉,一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官兵能够说出各自专业的大致操作流程,但对具体细节则模棱两可、众说纷纭。

“确保训练安全光靠思想上重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从制度上对实操课目进行统一规范,杜绝安全隐患。”很快,该旅专门成立研训小组,对30多个流程存在争议、操作弹性大的课目组织研究,录制操作视频,编印操作手册,统一下发集中学习。与此同时,该旅组建教练员团队,深入各个营连开展示范教学,让官兵成为安全训练的明白人。

日前,该旅在陌生复杂地域组织特种车辆夜间长途驾驶训练,虽然驾驶员都是刚刚上岗的新手,但负责组训的付文轩坦言,安全压力比以前小多了。“只要课目按流程走、操作按规范来,即使提高难度,也不用担心发生安全事故了。”

微议录

跑好安全训练“最后一棒”

■第74集团军某旅政委 曲明远

如果把抓安全训练比作一场接力跑,大部分单位前面几棒都跑得不错:每次开展风险课目训练前,都会专门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开展安全教育,给官兵敲响安全警钟。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安全训练的“最后一棒”却常常跑得不尽如人意,谈及原因,问题大都出在流程不规范和违规操作上。

通过上文案例可见,一些部队对安全训练展开很多探索,但距离形成全方位、体系化的安全规范仍有一段距离,甚至有的单位还停留在“应付式”训练阶段,暴露一处安全隐患就规范一项训练流程或操作。如此练兵只能亡羊补牢,却难未雨绸缪。

我们经常痛批“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消极保安全”,那就不妨“积极”一些,主动从全课目、最基础开始,从每一名官兵、每一个装备抓起,紧贴实战要求,通过科学制订和严格落实规范流程和操作,为安全训练系上“保险绳”、罩上“防护网”,让事故隐患无处藏身。这样一来,基层官兵就可以卸下思想包袱,放开拳脚,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战斗力建设中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