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时刻处在“情况内”


■魏上海

战争不仅是血与火的对抗,也是双方指挥员的较量。指挥员能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关键在于是否时刻处在“情况内”。

“情况内”不分平时战时。拿破仑曾说:“一个主将每天之内应时常反躬自问:如果敌军突然在我的前方、右侧或左侧出现,我应怎么办?”对于指挥员来说,要想胜敌一筹,就得多些类似的反躬自问,保持时刻处在“情况内”的军人素养。开国大将粟裕一辈子不打牌下棋,不喝酒跳舞,最大的爱好就是观地形、看地图。胜利了,进城了,在繁华的大街上别人逛商店看商品,他却琢磨这个街区怎样攻占、那个要点如何固守。在和平时期,他也依然保持时刻准备打仗的习惯,每晚就寝前都把衣服鞋袜仔细叠放在身边,确保一旦有事随手就能摸到。“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正是这种枕戈待旦的职业素养,造就了“百胜将军”的一代传奇。由此可见,时刻处在“情况内”,才能练就真本领、打好主动仗。

然而在个别单位,把自己置身“情况外”、不设“情况”背景练兵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有的指挥员习惯在会议上抛开“情况”讲两句,部署讲评“情况外”工作;有的从分析形势、定下决心到下达指令,还习惯于背稿子、念台词;有的夜间行军灯火不管制、组织拉动搞“场地摆练”,等等。这说明个别指挥员还未置身真打实备、真抓实训的“情况内”,还在用不打仗的心态做打仗的准备。

战争是最严酷的审计师。军人为打仗而生,最不能缺的就是战争意识、危机意识、紧迫意识。稍有懈怠,就可能难以应对风险,在战争来临时手忙脚乱。明朝名将戚继光说:“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面对倭寇侵犯,他指出,行军不带军粮和炊具,打仗时又没有号令,驻守时也不筑营壁,这样的军队怎么能够抵挡倭寇呢?这一问号深刻揭示了“情况外”练兵备战的严重危害。指挥员目光聚焦打仗,官兵才会瞄准战争靶心;指挥员手握打仗标尺,训练场才会与战场对接;指挥员铆定战场前沿,各项演训才能贴近实战。以游离于“情况外”的姿态和作风抓训备战,练出的必然是花拳绣腿,不堪一击。

习主席多次就练兵备战作出重要指示,其中“聚精会神”一词反复出现,“一门心思谋打仗、聚精会神抓准备”“聚精会神钻研打仗”“部队各级要聚精会神抓练兵备战”…… 各级指挥员必须把时刻处在“情况内”当成一种常态和本能,培养时刻处在“情况内”的军人素养,全部心思精力扑在备战打仗上,做到真想打仗的事情、真谋打仗的问题、真抓打仗的准备,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