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云南省腾冲市三家村党总支书记 赵家清

在脱贫攻坚战场,活跃着退役军人的身影。近日,在贵州省安顺市召开的全国退役军人村干部决战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交流会上,几位退役不褪色的“兵支书”分享了他们在脱贫攻坚战场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他们在走村串户中问民情,在田间地头谋出路,在石头缝里觅产业,带领村民打响一场又一场“攻贫困、拔穷根”的战役。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讲述,走进脱贫攻坚一线,感悟“兵支书”们的情怀和担当。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阿佤汉子”,也是一名退役军人。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勉励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三家村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汉族等民族聚居的村落,是一个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由于交通不便、观念落后等原因,村民世世代代过着封闭落后、拮据清苦的生活。

决战脱贫攻坚,要在精准施策。2010年3月,我当选三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结合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特征,村里组织乡亲们大胆尝试新产业,引进石斛、菊花、金铁锁、半夏等特色中药材种植。我们与制药公司签订合同,示范种植小黄菊75亩,与食品公司签订“订单青菜”合同,发展“订单青菜”种植200亩,还积极抓住中寨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国家3A级景区的契机,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乡村旅游。

2017年底,三家村如期实现整村脱贫。我带头对870多亩茶山进行部分流转,发动种植核桃3700亩、油茶2200亩,牵头成立“草上飞”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打造生态土鸡品牌,109户农户入社,年出栏土鸡1万余只。村里还同时推进“一轴一环二集群,七巷八馆五十六朵花”建设,全面呈现佤族村寨特色文化。

如今,三家村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及腾冲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少数民族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