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兵  峰


■宋子洵 张润泽

一个士兵是一座山峰,一支雄师就是一道长城……

——题记

“下雨了……”军医刘彬缓缓伸出手,机械地抬头望着有些灰暗的天空,在他身旁“国际军医接力赛-2020”集训队队旗迎风飘扬,上面“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口号鲜艳夺目。

雨滴一滴滴落在刘彬的掌心,微凉的感触从掌心传来,视线也变得有些模糊,他咬了咬嘴唇,回过神来。此刻,不远处的训练场上山呼海啸,而他的前面,空空荡荡。

集训队刚刚完成了摸底考核,刘彬的成绩是第28名,在30人的正式队员录取名单里虽然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但刘彬还是留了下来,只不过和其他9名队员一样,是作为替补队员。

关于军医接力赛,刘彬似乎总是差了些运气。

4年前的那个夏天,“国际军医接力赛-2016”集训队吹响了集结号。刘彬过五关斩六将,站到了俄罗斯的比武场上,却因突发伤病倒在了比武前夜。这件事成了刘彬的心病,4年里他始终憋着一口气,想打个翻身仗,终于等来机会,没想到第一轮就被“贬”成替补。想到这里,他不由得自嘲地笑了笑,他不信命,但又不得不面对眼前的现实。

夜里,刘彬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不通,论考核成绩他也能打着“擦边球”进入正选名单,凭啥当替补?第二天一大早,他敲响了指导员的门。

“没有人永远18岁,但永远有人18岁啊!”指导员索路话说得委婉,刘彬却像挨了一记闷棍——“我老了?”直到这时刘彬才意识到自己已经30岁了,在比武场上已经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龄选手”了。与小自己近一旬的其他队员相比,发展潜力确实有限。刘彬的专业知识好、有出国比武经验,队领导觉得让刘彬担任“编外教练员”对集训队帮助更大。拥有刘彬这样可以“身兼数职”的队员,对集训队来说是一件幸事,对于刘彬而言却有些残忍。

在这个集训队中,每名队员都有自己的专属袖标。考核成绩靠前的,号码也会靠前。成为替补队员后,刘彬从队长李龙贤那里接过了黄色“01”号袖标。虽然是01号,但毕竟是代表替补的黄色,注定没有正式队员的红色袖标那样夺目。

“刘军医,来缠绷带啦!”战友的呼喊声让他回过神来,他应了一声小步往训练场跑去。今天上午集训队的训练课目是伤员搬运,他和9名替补队员的任务是当“伤员”以及把用过的医用绷带缠好,为正选队员节省训练时间。

训练间隙,教练员、理疗师、摄像组将正选队员团团围住。一边进行肌肉放松,一边通过手持DV对刚才训练中出现的痼癖动作进行纠正。一步之遥,“刘彬们”坐在马扎上,伴随着秒针在表盘上的“滴答”声,沉默而又麻利地将散落一地的绷带一圈圈缠好。

每个人都希望为国出征,但这个机会注定不是人人都有。当替补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日复一日的训练和保障中,刘彬思想上似乎也渐渐接受了这种设定。“我可能无法亲自上场比赛,但至少能为集训队出一份力,这是另一种胜利。”刘彬最喜欢的小说是《老人与海》,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的故事无论看多少次都会令他着迷。或许他不曾意识到,在一次次相信自己、否定自己、说服自己的循环之后,他早已经变成了驰骋在自己心海上的桑地亚哥,在与“运气不太好”的命运洪流搏斗过程中,似乎同一天过了很多遍,又好像每一天各有不同。

不同的是路上的风景,同样的是心中的坚持。

刘彬身上大大小小的伤有十几处,最严重的是背上的一处伤。4年前备战军医接力赛时,他从云梯上摔下来。打那以后,只要训练强度一高背部肌肉就会“发柴”,硬得像一块钢板。久而久之,刘彬从训练录像里发现自己跑步时腰背直挺挺的,看上去有些怪异。因为只有挺直腰板,背部肌肉痉挛的感觉才能轻一点。

“在这里,每个队员都有伤,这不是落后的理由。”刚刚训练完的刘彬脱下上衣,腰上的绷带缠了厚厚三层,早已被汗水浸透。集训队每周一排名,每月一淘汰,雷打不动的三个淘汰名额让所有人一刻不敢放松。除了极特殊情况,伤病并不能让队长“网开一面”。都说伤疤是军人的勋章,但旧的勋章换不来新的荣誉。毕竟,这个集训队存在的意义是夺冠,而不是感动别人、感动自己。

这种在平常人眼里有些不近人情的规矩,在集训队员看来却合情合理——对一个人的体谅是对其他队员的残忍,在这里一切用成绩说话。

来这个集训队之前,每个队员都是训练场上的天之骄子。来到这里,他们的骄傲、自尊、成绩全部清零。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让中国军队站上世界比赛的最高领奖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切为了集体考虑。这就是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真正含意。”这是集训队成立时旅长讲的一句话,刘彬扎扎实实记在了本子上。但最近,他又在后面加了一行小字,“尽人事、再尽人事,然后听天命。”

尽管竞争激烈,但是队员之间的感情都很好,他们给每个人都起了“代号”——跑得最快的肖伟是“闪电”、射击最好的刘才林是“鹰眼”、年龄最大的刘彬是“老狼”……

由于训练量大,每天上午9点半和晚上8点半是集训队的“加餐”时间。每到这时,队员们就会围坐在一起,轮流表演节目。这次轮到刘彬,队员们立刻开始起哄:“老狼,老狼,来一个!”刘彬想了一会儿,从垃圾袋里翻出几个吃剩的橘子皮,用针线将它们缝回原样。看着大伙疑惑的眼神,他大手一挥,高声宣布:“伤员救治完成,2分37秒!”逗得大伙哈哈大笑,这算是队员们难得的娱乐。

在这里,一天的共同训练时间超过12小时,45分钟的午休时间就显得格外珍贵。吃过午饭,房间里静悄悄的,不一会儿响起了阵阵鼾声。刘彬像往常一样来到理疗室,为队员按摩推拿。没人的时候,就坐在椅子上眯一会儿。

集合的哨声响了,队员们一跃而起,集合带出。忽然雷声大作,下起雨来。伴随着瓢泼大雨,刘彬随着队伍,脚步铿锵地向训练场进发。旅歌穿透雨帘愈发嘹亮高亢。

在泥水里摸爬滚打一下午,刘彬背上的旧伤又隐隐作痛。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所有训练,这是刘彬最后的倔强,也是每一名替补共同的自尊。

终于,刘彬等到了一个没有结果的机会。

不久前,正选队员张宝丹因足部伤口感染,不得不手术治疗。因为军医团体赛课目需要结对子练习,刘彬戴上了红袖标,暂时成为一名正式队员。

不过他心里清楚,张宝丹年龄小、底子好、训练又积极刻苦,是队里的种子选手。张宝丹伤愈归队后,他会再次回到替补队员“01”的岗位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是一名军人最基本的觉悟。

“咋可能不难受呢?人又不是工具。”刘彬答得实在,笑得苦涩,眼神却明亮而坚毅。光越明亮,影子就会越黑暗。只在需要的时刻出现,这就是替补存在的意义。

可能刘彬报名参赛时也没有想到,4年前留下的遗憾,如今可能要用更大的遗憾来为这段旅途画上句号,他真的能够释怀吗?

高挂在集训队门前的倒计时牌子安安静静地走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距离出国比赛的日子只剩22天了,距离确定最终名单的日子还有两天。

“同志们,很遗憾地通知大家,因疫情影响,本次军医接力项目取消了。”队长的话如同一声霹雳,炸得整个集训队鸦雀无声,听到这个消息后所有人的眼眶都红了。刘彬甚至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到宿舍的,直到微微的啜泣声传来,他才回过神来。不少队员都哭了。

刘彬微微叹了一口气,心头五味杂陈。他轻轻拍着几个弟弟的肩膀,他们中有正式队员也有替补队员,有因为伤病早就与大名单无缘却依然坚持参训的“刺儿头”,也有整整7个月没能回家照顾孕期妻子、连生娃都没能陪在身边的“坏”爸爸。谁也没想到,在付出了这么多、经历了这么多、期盼了这么多之后,所有人都成了“替补”。

那一天,刘彬找指导员请领手机,却迟迟没有勇气拨通家中电话。终于,他做好了准备。当电话那头传来母亲温柔的声音时,他还是忍不住哽咽了:“妈,我没法出国比赛了。”

电话那头的反应让刘彬感到窒息,“是因为没考好吗?”电话里妈妈的声音有些小心翼翼,似乎生怕伤到儿子的自尊。以往最大的心灵慰藉此刻却成了最沉重的负担,失败、愧疚、无助的感觉像一只八爪鱼,将刘彬的心一点点缠紧。

“受国外疫情影响,这次比武取消了。”挂掉电话,刘彬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下来,房间里除了眼泪落地的声音什么也没有。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没有比武场,也没有鲜花和掌声,集训队要解散了。这支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集训队仿佛从来就不曾存在过,只有晾衣场上一双双泛白的作战靴记录着一群替补的故事。

“来年再战!”微笑着与队员们道别后,刘彬发了一条朋友圈,为这场为期7个月的集训画上了句号,马不停蹄地奔向500公里外的野外驻训场。

刘彬朋友圈的背景墙,是4年前中国代表队从俄罗斯凯旋后留下的照片。照片中刘彬的脸被太阳晒得黑红,他站在夺冠队员们的身后,腼腆地笑着。

除了胜利,别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刘彬如此,集训队的队员们如此,每一位中国军人亦如此。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