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几十年的积累,即使面对未知病毒,也有能力去研究和抵御。”“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接受采访时的坚定信心,印证了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是科技工作者应有的目标与追求,更是军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病毒是公共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国家安全的隐形威胁,必须未雨绸缪、集智攻关,铸造坚实的“生物盾牌”。早在2006年,陈薇团队就已经对埃博拉病毒展开相关研究。有人问:“如果疫情不暴发,你们做的事情岂不白做了?”陈薇回答:“埃博拉离我们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很多前辈、老一辈科学家,我不知道他们一辈子在做什么,但我知道,一旦国家或军队需要,他们总能拿出并展示出军队的力量。”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陈薇团队之所以能够挺身而出、再立新功,与前期的充分准备不无关系。
我们常讲,军人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打仗,一种是准备打仗。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战而无备。那么,备什么?怎么备?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不确定性的王国,战争中所依据的情况有四分之三好像隐藏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换而言之,军事领域只有四分之一是已知的,有四分之三是未知的。能打仗、打胜仗,就要对已知的有决战决胜手段,对未知的有应急应战能力。
胜战先知战,制敌先知敌。对于未来打什么仗、与谁打仗、在哪打仗,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制胜机理是什么,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真正把敌情摸清、把任务研透、把战法练活、把保障抓细。切不可一知半解、若明若暗,思想僵化、抱残守缺,“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更不能不懂装懂、瞒天过海,否则走上战场必将自食苦果、付出代价。
“战争不是消遣,不是一种追求冒险和赌输赢的纯粹的娱乐,也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战争是“严肃的”,战场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必须以自己的确定性去应对。“有备不败”,战场上的优势是靠平时的准备累积起来的,准备得越充分,取胜的把握就越大。只有根据各方向使命任务,立足复杂困难情况,用更智慧更勇敢的头脑筹划今天的备战、设计明天的战争,尽可能在时间、空间、谋略以及物质和精神层面,做好全方位、全时域、全要素的准备,方能牢牢掌握未来战争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