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祖国危难时候,正是青年人奋发效力的时机……这次去,纯为效劳祖国而去的……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1939年,南侨女机工、共产党员白雪樵义无反顾,归国参战。家国破碎、战火纷飞,当年,怀着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抗战洪流的人,不计其数。几十年过去了,回顾他们的英勇事迹,仍让人心中为之震撼、热血为之沸腾。
信念犹如燃烧的火炬,无数中华儿女正是在最黑暗的时刻看到了最深处的光明,才能在抗战中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百折不挠,方有“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的担当,“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无畏,“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骨气,用血战到底、百折不挠立起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坐标。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最关键的力量,是来自内心的坚定信念。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高擎信念之炬,扛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亿万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反击日寇侵略的铜墙铁壁。
“说我无能可以,别说我怕死!”1937年,时任八路军第129师769团3营营长的赵崇德率部夜袭阳明堡,经过1小时激战,炸毁敌机24架,歼敌100余人。在撤出战斗时,赵崇德为掩护战友不幸中弹,最后壮烈牺牲。彭德怀元帅曾在回忆录里称赞赵崇德,“忠肝赤胆,与日月争光”。
“别管我,守住阵地要紧,守住阵地就是胜利!”1944年,阻击日军进攻根据地的海阳长沙堡战斗打响了,任常伦带领全排32名战士迅速冲向高地,最终抢在敌人前面,占领了制高点。敌人不甘失败,多次发起冲锋,多次被我军击退。激战中,任常伦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将青春永远定格在了23岁。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纵使遇到再大的困难,纵使付出流血牺牲的代价,也不会动摇革命先辈半分热血报国的决心意志。正因为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把战火硝烟当成对自己的精神洗礼,先辈们才能在与敌人生死较量中迸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气概。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透过波澜壮阔的抗战画卷,我们不难发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在抗日战争期间能够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挑战,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得革命军人有更高的境界、觉悟和担当,能承受和乐于承受一般人不愿承受的艰苦。坚定的理想信念使革命先辈始终怀着创造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信心,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为了祖国的明天和民族的未来,宁愿牺牲自己、承受苦难。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这是穿透人心的力量,这是跨越时空的传承。“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当然,一个人不可能一觉醒来就变成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经受过磨砺和考验的信念,才愈发光芒夺目、不可撼动。“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逆境和挫折,是阻挡弱者的高山,也是冶炼勇者的熔炉。不因现实残酷而困顿不前,不因挑战艰巨而放弃努力,正是因为有守护初心的执着、坚守信念的定力。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75年后重温抗战历史,先辈们用流血牺牲凝铸而成的伟大抗战精神,是激励我们永远向前的巨大感召力。我们应清醒认识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仍会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这需要我们以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去面对,时常擦一擦理想明灯、补一补信念之钙,用理想信念打牢做人做事的精神根基,怀揣远大抱负,心存家国情怀,使志向追求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为中国梦强军梦而奋斗的时代潮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汇成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如此,“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