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机关下发的物资装载剖面图,新疆军区某红军团五连连长陈一龙尴尬地笑了。
“装个车,还用学?”以前他肯定会这样嘀咕,毕竟,物资装载是官兵再熟悉不过的战备演练流程之一。直到不久前的一次战备演练考核,陈一龙才明白:装车,也大有学问。
那场战备演练,五连官兵按照以往惯例分工,迅速进行物资装载。这时,新任连长陈一龙发现,车内帐篷杆是用布绳捆绑的,显得有些松散,帐篷看上去也不规整。
“不整齐、不美观,这可能是考核扣分点。”根据以前当排长的经验,陈一龙急忙安排官兵用铁丝绑紧帐篷杆,放在车厢底层,然后重新折叠帐篷,将大件战备物资整齐摆放在表面,其余小件物资放在车厢深处。
规定时间内,物资全部顺利装车。
“迅速进行隐蔽伪装并组织警戒。”刚到达指定地域,部队就接到导调指令。然而,五连的帐篷杆被压在车厢底层不能马上取出,部分伪装网也和其他物资缠绕在一起,无法及时展开。
等官兵手忙脚乱卸车、搭设帐篷、隐蔽伪装完毕,早已超过规定时间。最终,导调组现场判定:五连考核成绩不合格。
“以前都是这样装的,这次怎么不行”“下次咱把小件物资放在最外边”……得知考核成绩,连队官兵七嘴八舌议论纷纷,陈一龙也有点懵。
是不是装车时把物资放到更顺手的地方,就能解决问题?复盘检讨会上,五连的“装车风波”引发该团官兵热议——
有人认为,装载物资不过是装个车,如果这还需要统一标准,岂不是小题大作?也有人认为,装载物资是战备的重要一环,“过去如此”并不意味着打仗可行,必须高度重视。
该团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只管看起来整齐,不顾用起来高效,问题出在基层,根子却在机关。一是机关指导战备演练时,没有明确静态准备环节的标准规范;二是机关检查战备工作时, 评定“标尺”出现偏差,导致基层形成要“美观分”的错误观念。一些连队为了让战备库室看起来更美观,甚至把小件物资都“藏”了起来。
以实战为导向,该团党委重新校正评定“标尺”,修订完善演练评分细则,区分专业制订下发物资装载剖面图、战备库室平面图和指挥员命令用语规范手册,使战备物资存放和装载更加规范。同时,他们将连队日常战备演练流程摄制成视频,让官兵集体复盘,剖析存在问题。
前不久,上级组织战备拉动,该团官兵闻令而动,精准领取物资,按照规范进行装载。到达指定地域后,官兵搭设帐篷、隐蔽伪装,一气呵成,高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