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职方阵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换羽化蝶“文之初”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20余名文职教员赴部队代职锻炼见闻


■张 斌 张龙华 本报特约记者 于正兴

穿羊肠小道,钻丛生荆棘。烈日炎炎,一队人马全副武装,在崎岖山路快速奔袭。

距离目的地还有1公里,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文职人员范毅军加快了脚步。这位年近四十的文职教员,劲头一点不输年轻士兵,他加大步幅,咬紧牙关,向终点冲去。

比上次成绩好一些。抻了抻满是汗水的迷彩服,范毅军疲惫又满足。代职之初,负重跑步训练对他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如今3公里奔袭训练已是家常便饭。

范毅军是陆军军事交通学院代职锻炼的20余名文职教员之一。他与战友们来到第80集团军基层连队进行当兵锻炼、岗位锻炼,感知最真实的基层部队生活。

初入军营,水土不服

如果说院校是一座象牙塔,那么基层部队就是靠近未来战场的前哨。入营之初,很多文职教员不太适应。

文职人员谭晔被分配到某卫生连,亲眼见到,才知基层部队环境艰苦所言不虚。

卫生连医疗楼位于半山腰,地势高,水压不足,用水高峰期只有“涓涓细流”,厕所冲水不畅,常常需要前往几百米开外的旱厕。更让人烦扰的是,山上蚊虫随处可见,常与各类昆虫“亲密接触”。这样的环境,与自己在学院舒适便利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初来乍到,谭晔有点郁郁寡欢。

适应了艰苦环境,文职教员还要面临基层部队一日生活制度的挑战。在学院时,他们每天按时上下班,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后,有部分时间可自由支配。入营后,一切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日程表开展。

文职人员韦骥说,自己每天5:30起床,白天操课满满当当,晚上还有夜训,等躺在硬板床上,看着窗前洒落满地月光,还没来得及在脑海中复盘白天各项训练,便已疲惫得跌入梦乡。

登得上讲台,写得了文章,讲得好课程,部分高学历文职人员却常常败倒在训练场。从驻地到不同课目的训练场全是山路,短则两三公里,长则五六公里,每次都要单兵负重全程步行。往往刚到训练场地,一些文职人员便像油料不足的汽车,“趴窝”等待增援。

部队军事训练课目中,无论是战备拉动、集结地隐蔽,还是隐蔽接敌、战术迂回、攻击抢占,很多环节都涉及数学应用。代职前,庞国楹正着手研究课题“基础数学与军事应用案例”,来到基层部队了解真实情况后,他发现自己最初构想与部队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课题必须推倒重来。

的确,每个人都有“水土不服”之处:环境不适应,思想不适应,身体不适应……在全新环境中,文职人员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阵地。

更多感动,源于官兵

影响潜移默化,改变也在不经意间。为缩短教员们适应基层部队的时间,第80集团军制订代职计划,为文职人员送上一份“营养套餐”。

第80集团军有浓厚历史底蕴,所属“红一师”等很多部队都是功勋卓著的红军部队。

代职第一天,文职人员参加入连仪式。庞国楹说,从革命历史中了解老一辈军人英雄事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革命英雄是精神丰碑,连队官兵是英雄的传人,朝着丰碑指引的目标前进。他们听党指挥、刻苦训练的精神,是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也深深感染着教员们。

与大海为伴,与森林为友。某侦察营每年近一半时间在野外驻训,官兵们迷彩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中午热得如蒸笼,即使躺着不动也会汗流浃背,午休时常常被热气憋醒。”在该营代职的文职人员孙昱说,“与官兵们一起生活的日子,我了解了基层部队,理解了他们所做的奉献和牺牲。”

“身边的官兵,带给我们更多感动。”某连连长刘福莹训练演示课目时腿部受伤,伤情未愈仍参训跟训,白天咬牙坚持训练,晚上忍痛接受治疗。某连连长李守涛,高标准严要求,率先垂范,顶着烈日一遍遍为战士演示战术动作。

“不仅指挥员时刻保持昂扬的精神斗志,战士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韦骥说。班长侯玉龙素质过硬,还是连队兼职驾驶员。艰苦训练之余,他总会挤出时间,苦练驾驶技术。

像是产生化学反应一般,文职群体正发生微妙变化。采访中,记者发现,没有人再抱怨简陋的生活环境,没有人再吐槽枯燥乏味的一日生活制度,没有人再抵触艰苦的体能训练。

范毅军在训练笔记中写道:“只有主动作为感受基层部队,才能在平凡的代职生涯里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从最初不适应,到积极主动融入基层部队,恰似一条奔腾的河流汇入浩瀚大海,代职教员们开启了一场真正的淬火之旅。

以我所能,奉献部队

一脚踩在知识的象牙塔,一脚踏入军营大熔炉。对代职教员而言,他们在基层部队是战士,“住在班排、吃在食堂、训在操场、共同劳动、融入兵中”。同时,他们又是教员,有自己深耕的专业领域和研究课题。如何将院校研究课题与基层部队实际精准对接,催生战斗力叠加效应,是每一名代职教员经常思考的问题。

杨光平是船艇指挥系教员,他在代职连队进行了一次现地教学,系统介绍冲锋舟、舷外机使用规范;范毅军所学专业为电工电子学,他分享该学科在无人侦察机和红外侦察检测仪等先进装备中的应用。

采访中,记者发现,主责政治工作的教员,分享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装备的教员,介绍武器装备性能、参数和原理;精通战术的教员,讲解战术要领规范;热爱文艺的教员,通过拍视频、办晚会辅导文艺骨干。“教员们各有专长,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鲜内容。”连长王佳磊对记者说。

代职锻炼让教员们身上“军味”“兵味”越来越浓,官兵们也在教员们身上学到了“勤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

“只有将研究内容聚焦基层官兵需求,才能做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寻找到课题的“密码”,庞国楹心里的疑惑一下子解开。深入调研后,他放弃第一版课题报告,重新思考数学在基层部队中的应用,再度进行课题设计。在连队组织的“六个一”大讲堂中,他将阶段性成果与官兵分享,博得热烈的掌声。

破茧成蝶,换羽新生。两个月代职,文职教员们实现了军旅生涯的一次蜕变,熟悉了部队,锤炼了作风,增强了体魄,强化了纪律。代职结束后,他们深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重大,纷纷表示,今后教学科研要将准星瞄准未来战场。

短评

接地气才能强底气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政治委员 庞 龙

下连当兵、蹲连住班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文职人员姓军为战,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力量,是强军兴军的重要人才方阵,在绿色军营中作用日趋凸显。

姓文先姓军,淬火练真金。院校文职人员走进基层一线连队当兵代职,与部队官兵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劳动、同娱乐,以士兵身份参加连队军事训练、站岗执勤等日常工作,对文职人员的成长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接地气才能强底气。下连当兵代职是文职人员的军旅必修课,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铸魂育人最好的教科书,基层部队是锤炼军事素质的大熔炉。在基层实践中,文职人员只有勇于把身子蹲下去、把心沉下去、把感情融进去,把部队当课堂、把官兵当老师,使之成为砥砺思想作风的磨刀石、密切上下关系的连心桥、提升能力素质的助推器,方能提高当兵代职的“含金量”“含新量”,及时把所思所获转化运用到本职工作中,最终实现与部队需求密切对接。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