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海军某研究所所长汪浩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的“创新创业好青年”,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海军现役军人。
提起汪浩,不论是身边朝夕相处的战友同事,还是在一线经常打交道的工业部门领导,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个所长有股子倔劲儿,性子刚、不服输,科研攻关爱啃‘硬骨头’!”
去年,一场红蓝实兵实弹对抗演习举行前,急需3艘模拟主要作战对手的水面靶船。面对这个时间紧、难度大的艰巨任务,许多军地研制单位都不敢接手。
“越是难啃的骨头,啃起来越有滋味、越有价值。”得知情况后,汪浩主动找到机关,拍着胸脯说,“研制靶船我们有经验、有基础,一些需要攻关的难题也有技术积累,请把任务交给我们吧!”
随后,汪浩带领团队成员倒排时间,像拧紧的发条一样高速运转。白天,到码头安装调试设备;晚上,组织研究拟制技术状态认定报告和对抗实施方案。记不清多少次通宵达旦,也记不清多少次推倒重来,短短两个月时间,汪浩带领团队成员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所需靶船的研制、建造、转运、调试及加改装任务。
演习当天,模拟强敌舰艇的“蓝军”靶船成为“红军”的最佳陪练,得到了上级首长和机关的高度认可。
那一年,海军首次结合某型导弹批检试验开展抗干扰试验,由于技术难度大、风险高,且无试验案例可以参照,所里多数人倾向于“稳”,即在沿用过往模式基础上少量增加抗干扰内容。
“考核不狠一点,怎么能充分掌握导弹的真正威力?”汪浩力排众议主动请缨,带领多名技术骨干开始在新的领域展开科研攻关。
事非经过不知难。任务期间,他们深入调研掌握干扰装备性能,紧盯未来作战可能面临的对抗环境,反复推演设计典型干扰背景并构建方案,最终获取了宝贵的导弹试验数据,推动靶场开展武器装备实战化考核迈出坚实的一步。
近年来,汪浩先后参与完成了30余项重大试训科研任务,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海军表彰为“新时代海军十杰青年”。
一句话颁奖辞:爱啃科研“硬骨头”,方成军中“硬脊梁”!
新闻眼
做难事必有所得
■张科进
“做难事必有所得”,这是国防大学知名教授金一南在回顾人生经历时,得出的宝贵经验。科研攻关爱啃“硬骨头”的汪浩,显然就是这样一种人,大事难事敢担当,在攻坚克难中把自己锤炼成强军事业需要的优秀人才。
科学研究表明,一般人通常只开发了2%-8%的潜能,即使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也只开发了自身潜能的12%左右。一个人如果永远不敢去做难事,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大潜能可以发掘,也永远得不到真正的锻炼。
工作中,少数青年官兵遇到难事能躲就躲、能推就推,缺乏战胜困难的激情和斗志,年纪轻轻就暮气沉沉,如一潭死水。殊不知,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倘若惧怕困难挑战,难事就永远无法克服,更遑论强军兴军。
习主席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勇于挑重担、干难事,才能最大限度突破能力极限、实现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犯其至难,图其至远。战友们,奋斗吧!别让我们的军旅人生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