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朴茨茅斯军港内,静卧着一艘200多岁高龄的军舰——“胜利”号战列舰。走进军港,凝视这艘斑驳的古老战船,一段传奇的造舰往事浮现脑海。
时针回拨至18世纪中期,当时欧洲各国开始争夺海上霸权,英国海军为了争夺海上火力压制权,下令建造一艘能装备100门主炮的战舰。
这一想法在当时很多造船企业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朴茨茅斯造船厂高层认为这种全巨炮战列舰正是未来海上舰艇的发展方向。
1759年,“胜利”号战列舰开始建造。6年后,“胜利”号下水。在这艘史无前例的战舰上,英国造船技术得以展现:“胜利”号船体长70米,其中仅火炮甲板长度就达57米,舰上装备着102门铁铸火炮和2门能发射68磅炮弹的巨型短炮,单舷炮一次齐发的炮弹重量可达半吨。
建造过程中,为了让“胜利”号战列舰的“筋骨”更加壮实,朴茨茅斯造船厂不惜消耗2000多棵橡树和38吨铁。建成后,“胜利”号满载排水量达到3500吨,一次能装载35吨火药以及120吨炮弹,俨然是一座移动的“海上堡垒”。除此之外,他们还在舰体上设置了3只超大风帆,使得战舰拥有8-9节的高航速,一次可连续航行6个月。“胜利”号战列舰凭借出色的综合性能,迅速成为同时代的“明星”战舰。
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对战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开战前,法西联合舰队信心满满。开战后,“胜利”号战舰作为英国舰队司令霍雷肖·纳尔逊中将的旗舰率先出战,直接切入法西联合舰队的阵形中,左右两舷百余门火炮同时开火,瞬间打乱了敌军的阵脚。
5个小时激战后,英军凭借强大的火力击败了法西联合舰队,而纳尔逊中将则在此次战役中殉国。
1922年,为了纪念在海战中牺牲的纳尔逊中将,“胜利”号战列舰被批准进行重修,并永久保存在朴茨茅斯军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