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一般都是上级找下级谈,干部找战士谈。可在陆军某试验训练区,战士们有空就爱缠着指导员李某主动汇报思想。李指导员魅力何在?一名战士说:“他没有高高在上,不轻易否定我们,不随意打断我们,他说话的口气是最让人舒服的27℃,我们有啥心里话就想跟他唠唠。”
一位教育家说:“最高明的教育者,都会像挚友一般自然亲切地跟教育对象交流。”谈心需要技巧、方法,更需要态度。试想,如果把谈心当任务完成,口气里总是“来,我找你谈个心”“有啥事,瞒是没用的,最好如实说”“你这些烦恼,谁没有?咋这么脆弱呢”之类的要求、质问、责备,战士怎能坦诚交心、吐露真心?
态度背后是温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更愿意跟自己境遇相近、心灵相通的人掏心窝子。与战士谈心时,动机中少些杂质、多些纯粹,过程中少些想当然、多些同理心,语气不高不低,情绪不骄不躁,气势不张不扬,交流时拒绝“高冷”,还原“草根”,少说“官话”,多说“白话”,如此这般,战士才会推心置腹,谈心才可能打开心结。
1958年6月,彭德怀元帅在基层调研时叮嘱各级指挥员,要跟基层官兵多些“马扎上的谈心”。不少基层官兵都有这样那样的难,在帮困解难同时,也需要及时疏导。谈心时,多一些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多一些以心换心、春风化雨,才能让官兵少些“压力山大”,少些“负重前行”,心无旁骛谋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