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胜,三军一人,胜。”整体联动历来是作战力量运用的理想追求。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是建立在整体联动基础上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必须牢牢把握整体联动的着力点,提高整体联动的质量和效应,实现作战效能最大化。
以“联”为基点。“联”是整体联动的前提条件。传统作战,由于科学技术相对滞后,很难把各作战力量和作战要素联为一体。信息化战场,信息技术将广泛分布在陆、海、空、天、电磁等空间的作战单元联为一体,把情报信息、指挥控制、火力打击和作战保障等作战要素联为一体,形成了无缝链接的作战体系。但由于该体系庞大,涉及要素多、分布广、节点多,使得作战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合拍”的问题,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出现的误伤、误炸等就是明显的例证。因此,实现整体联动,首先要把所有的作战资源有机、实时地“联”为一体。一是基于认知“联”作战信息。有认知才会有行动。信息化战场,信息量庞大,在共同认知的基础上,指挥员能够根据战场情况,抛弃信息获取和传输途径、处理方式、程序的局限,从纷繁的信息中抓取那些符合共同认知的信息,自觉地、主动地围绕实现作战意图,果断决策和行动。二是基于任务“联”作战力量。不同的任务,需要的作战力量和能力不同。信息化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根据作战任务和战场态势变化所需要的能力标准,随机、灵活“联”作战力量,能够发挥不同作战力量的优势,实现作战力量的“最佳聚合”,牢牢掌握战场主动权。三是基于效能“联”作战指挥。整体作战效能的高低,关键在指挥。基于效能“联”作战指挥,各作战力量能够同时感知战场态势、精确敏捷地指挥控制、精确采取行动,实现情况判断、决心处置、作战行动的快速循环和整体联动,确保整体作战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以“合”为重点。“合”是整体联动的关键环节。传统作战,通常遵循“以多胜少、以大吃小”的规律,强调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将兵力尽可能多地集中起来,通过层层加强、配属,实现综合力量优势。信息化战场,作战胜负主要取决于作战体系的效能,强调根据作战需要,通过信息系统的链接功能,将配置在多维、广域空间的各作战单元、作战要素有机地融合起来。但由于作战体系对信息依赖大,加之各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能力的差距,容易出现“短板效应”,影响作战体系效能的发挥。因此,实现整体联动,应重点在“融合”上下功夫。一是作战时空界限融合。时空是作战体系赖以存在的条件。信息化战场,作战时空范围广,现实与虚拟时空界限融合,能够通过对虚拟时空的控制,实现现实时空作战行动效能的发挥,通过作战力量在不同空间内相互创造和利用战机,实现不同空间作战行动效能的聚合,提高作战体系整体效能。二是作战能力要素融合。能力要素是作战体系的基础要素。信息化战场,作战能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作战能力要素间融合,能够实现情报信息、指挥控制、火力打击和作战保障等作战要素的同步释能,各作战能力要素内部融合,能为作战体系整体最优提供支持,作战要素的“内外融合”共同促进作战体系高效运转。三是作战手段自主融合。作战手段是达成作战目的的方法。信息化战场,多种作战手段的自主融合,直接关系到作战体系的整体威力,着眼作战目的,合理组织运用多种作战手段,不同作战手段互融互动,并根据战场态势变化和行动效果的实时评估,进行自主调控和自适应协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多种作战手段的综合效能,达成作战目的。
以“动”为落点。“动”是整体联动的必要条件。传统作战,受技术条件的制约,作战行动相对独立,且有明显的顺序性和渐进性,主要表现为空间上由前至后、时间上依次投入、力量使用上有主有次。信息化战场,作战资源的“网络式”互联、融合,分散在多维空间的作战力量能够实时共享战场信息、并行行动,为实现整体联动奠定了基础。但要在多维、广阔空间内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联动绝非易事,作战或演习中经常会出现的“锣齐鼓不齐”“此动彼不动”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实现整体联动,各种行动必须同时同步,围绕共同作战任务和目标“同频共振”。一是聚焦体系整体动。整体动是发挥行动效应、形成整体合力的内在要求。信息化战场,作战双方的对抗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只有作战体系内各作战单元和作战要素,实时、同步、有序地整体行动,才能发挥体系的最佳效能。二是聚焦目标精确动。精确动是实现高效低耗,尽可能减少战场附带损伤,以最低的风险和代价,达成最佳效果的主要方式。信息化战场,任何一个微小的行动失误或偏差,都可能造成整个战局被动或失利。只有精确运用作战力量,对敌核心目标和关键环节,实施软硬一体的精确打击,才能达成瘫痪敌作战体系、摧毁敌抵抗意志,提高整体联动效益。三是聚焦时效快速动。快速动是夺取和保持战场主动权、克敌制胜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战场,战机稍纵即逝,只有最大限度地缩短“发现决策行动”的时间,快速高效决策,以最快、最有效的行动,先敌实施快速攻击,使敌无力或者来不及做出反应就遭到失败,才能以最短时间、最小伤亡实现作战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