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的态度,从容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据《新唐书·卢承庆传》记载,初唐时期,卢承庆担任吏部考功员外郎,负责考核官员政绩。有一次,一个监督漕运的官员因为遭遇大风,运粮船沉没而丢了粮食,被卢承庆判以“失所载,考中下”,此人听后丝毫没有愠色。于是卢承庆又改为“非力所及,考中中”,此人也没有表现出特别高兴。卢承庆为此十分赞赏此人,便定其判为“宠辱不惊,考中上”。这便是成语“宠辱不惊”的由来。
宠辱不惊,就是从容处变,对得失泰然自若。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处世智慧。人生在世,难免有褒有贬,有毁有誉,有荣有辱,本不足为奇。如果凡事斤斤计较,势必陷入进退失据的境地,于个人成长而言毫无益处。若能做到坦然面对得失,不让心境受外界因素干扰,便不难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近代政治家、书法家于右任,虽一生饱经沧桑,却淡泊处世、荣辱自安。有友人问他养生之道,他指着客厅墙上那幅字画,笑而不言。原来这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不思八九”,下联是“常想一二”。横批:如意。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倘若心为物役,患得患失,难免会被悲观情绪左右心智,人生的路途就会如负重登山一般举步维艰。只有做到淡泊名利、宠辱不惊,才能够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之路何尝不是如此?朱元璋由一介平民到九五之尊,曹雪芹由家世显赫到家道中落,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本来就是生命的恒常状态。世间万象,荆棘丛生,挫折失败时常出现,所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不可能事事尽如己意。有人说,最完美的产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生在悼词里,最完美的爱情在小说里……现实中却要常常面对不完美。人生旅途中,谁都会遭遇高潮低潮、得意失意,如果遇上艰难困苦便灰心丧气、一蹶不振,那便很难东山再起;而当一个人正处于人生和事业顶峰时,倘若狂傲自大、忘乎所以,那就离每况愈下、穷途末路不远矣。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人生就应做到不为一时成功而骄傲,也不因一时失败而消沉,以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的态度,从容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