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大力倡导饮食文明


■宋圭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建设现代化强国,杜绝餐饮浪费、建设饮食文明必不可少。

饮食文明深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理性。哲学家尼采说,理性源于厨房。饮食文明也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没有饮食文明,就很难说有物质文明。与饮食文明关系最密切的是粮食安全。对一个人口大国而言,粮食安全是安全底线。保障粮食安全,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供给;另一方面,就是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刹住。一句话,饮食文明是事关安全稳定的大事。

如何建设饮食文明,根本上就是要善待自然。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与自然,本质是有机一体的关系。人类只有善待自然,自然才会善待人类。对自然的伤害,其实就是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主宰和征服自然的理念和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人类在生产和消费中应与自然界建立和谐平衡关系,而不应把人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成为自然界贪婪的主宰。

建设饮食文明,就是要敬畏自然伦理,坚持节俭原则。饮食节俭的积极意义是多方面的。从个人层面看,这本身就是对自身生命负责。古人云:“纵口欲而百病生。”过量的饮食必然导致营养过剩,从而导致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从自然层面看,尽可能在消费中不浪费,也是对动植物生命存在价值的尊重。在我国藏族地区,规定在屠宰一只牲畜时,必须把牲畜每一部分都利用好,什么也不要浪费,认为这才是对牲畜生命的尊重。从社会层面看,节俭使物产充足,有助于社会和谐,有助于民族发展。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在18世纪袁枚的美食著作《随园食单》中,作者就对达官贵人在食物上极尽奢华之能事大加嘲讽,认为奢侈宴请消费不过是庸陋之人满足虚荣之举,是社会一大害。

文明饮食还强调边际消费原则。所谓边际消费原则,就是尽量消费大自然供给数量相对充裕的,对大自然供给数量比较少的,要少消费或不消费,如对珍稀野生动植物,就要严禁消费。边际原则,是经济学的一种均衡原则。饮食消费坚持边际原则,有利于实现人的饮食消费与动植物及自然界的动态平衡。

饮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有机构成。在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中,节俭是共识。譬如,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但在节俭意识上,主张却是一致的。在儒家修身的“温、良、恭、俭、让”五大德目中,节俭是重要一目。节俭也是道家为人处世“三宝”之一——“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墨家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明末清初的《朱子家训》也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把节俭作为治家之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不能马虎的事情。近年来虽然粮食供给充裕,但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粮食供给相对于需求而言,安全的潜在风险是存在的。另外,面对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威胁和世界粮食安全风险,我们更需要高度重视节约粮食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有关饮食行为的法律法规,建立长效机制,对饮食行为进行全面规范约束。要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切实遏制餐饮消费中的各种浪费现象。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全社会崇尚节约的良好风气。同时,还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因为饮食习惯隐含于风俗习惯中,而风俗习惯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