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海报里的英雄》,近日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节目以《狼牙山五壮士》《南京!南京!》《太行山上》等10部优秀抗战影片的经典海报为切入点,由海报引入电影片段,又由电影向舞台再现延伸,将英雄故事及历史事件生动地在观众面前展开,使英雄更加立体可感。节目共分《中流砥柱》《英雄气概》《民族气节》《爱国情怀》《必胜信念》五期,播出后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海报里的英雄》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海报,是一部电影的窗口,从一个侧面展现出电影中英雄人物的风采。节目以海报为切入点,将情景剧、舞台剧、交响乐、歌舞、主题曲大合唱、专家访谈等融为一体,将精准的电影镜头与富有张力的戏剧演绎有机融合在一起。舞台主体是三层双面屏幕的环形结构,将舞台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进入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舞台最外环的海报长廊,中间环是表演区,最里面为访谈区。海报下方摆放着很多充满时代印记的物件,如军号、枪支、煤油灯、饭盒、皮包等。专家在讲述抗战历史时,像导游一样带领观众漫游长廊。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只有主持人讲述的单一模式,给观众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演员表演区的置景精美逼真,营造出一个连接历史与现实的艺术空间,以浸入式的氛围,戏剧再现当时的英雄场景,给人以“穿越时空”之感。除环形舞美设计外,如英雄碑般矗立于舞台外侧的碑林矩阵也尤为引人瞩目。矩阵柱子合在一起是一面墙,也可随意组合变换各种形状。环形舞台设计与演员的匠心演绎打破了传统舞台的限制,使“海报”这一创意点更好展现出来。
历史的再现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故事的再创作使英雄精神更加动人。《海报里的英雄》另一亮点就是戏剧式的情景再现。节目有机整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采用戏剧的编排方式,使故事的演绎更为流畅自然,让节目更具感染力。第一期节目选取经典影片《狼牙山五壮士》和《红高粱》。围绕狼牙山五壮士舍生取义这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节目将焦点放在宋学义、葛振林两位战士幸存之后的经历,创作短剧《归来》,“续写”壮士传奇,展现了两位战士在那场壮烈战斗后,不忘初心、坚守信念,以不同方式持续奋斗的一生,让观众看到了更多的英雄故事。短剧《红高粱》将电影中经典片段祭酒、埋酒坛袭击日军等情节进行再度创演,再现了抗战时期英勇朴实、敢爱敢恨的中国普通老百姓缩影。“黄桥决战”是抗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情景短剧《黄桥记忆》,生动演绎了黄桥少女兰子与勤劳勇敢的烧饼店老板顺子哥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不仅映射出那个年代最真实的模样,而且再次谱写了一曲“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军民团结之歌。生动的故事与真挚的情感最具感染力。这样的编排贯穿节目始终,《海报里的英雄》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以全新的方式再现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让观众深受感染。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更重要的是在传承中延续英雄精神。《海报里的英雄》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影像中的英雄,也让我们看到了今天的英雄群体。从现在的“狼牙山五壮士连”官兵每天点名仍从五壮士点起、全连齐声喊“到”,到大阅兵中由张海青和赵冀鲁少将领队的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从战斗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和白衣天使,再到抗洪救灾中的人民子弟兵,他们虽是普通人,但都散发着英雄气。特邀嘉宾军事专家孟祥青教授把抗战精神与今年全国各地呈现出来的抗疫精神、抗洪精神相结合,凸显了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彰显出和平年代里普通人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与延续。看海报里的英雄,听英雄们的故事,在光影交错中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充满生活气息的身边发现英雄,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传承英雄精神,不但要善于用历史老电影中的英雄精神教育下一代,也要善于在当下的生活中拿出新的艺术作品感召和影响年轻一代,让他们通过回顾历史看到今天,受到更多的精神鼓舞。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乏英雄,也不缺乏英雄精神,无论是在优秀传统文化中,还是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无论是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都层出不穷。抗疫战场上义无反顾奔向一线的医护人员,滚滚波涛中用血肉之躯抗击洪水的抢险部队,都让我们看到,英雄的荣耀从来不曾褪去,只会在人们心中成为永不磨灭的光辉。先烈们用生命谱写的不朽旋律已代代传唱。因这传承,精神的力量搭建起跨越岁月的桥梁,照亮活在当下的你我。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75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天,《海报里的英雄》以10张海报,20个故事,75位电影人诚挚献礼,带我们回首那14年的殊死搏斗与不屈抗争,重温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抗战历史,既是为了铭记历史,也是为了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既是在昭示世人要珍爱和平,也是在激励人们要实干兴邦、开创未来。在第三期中,节目嘉宾孟祥青教授在谈及东北抗联“八女投江”的故事时一度哽咽,当听到冷云、杨靖宇、赵一曼这些英雄背后的故事后,在场嘉宾无不动容。这也再次证明,任何一部好的作品只有首先打动创作者,才能感动观众。硝烟虽已散去,历史仍有回声。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它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崇尚英雄、争做英雄更是新时代的呼唤。《海报里的英雄》为讲好英雄故事、传承英雄精神进行有益的探索。我们希望今后看到更多、更好这样的作品。
上图:《海报里的英雄》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