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战场上没机会重新校枪”


■钱 敏 本报特约通讯员 皇甫秉博 特约记者 彭小明

高原夏夜,墨色深沉。第77集团军某旅官兵整装披挂,挺进夜间实弹射击考核场。

随着2枚红色信号弹升空,夜间射击考核拉开帷幕。各连队官兵发挥稳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几轮枪响后,摩步十二连上场。连长牟银江摩拳擦掌,矢志夺冠。这时他突然发现,校准枪经过前几个连队的操作,微光瞄准镜与枪支结合部出现松动,导致瞄准景况有偏差。于是,他请示现场组织考核的旅副参谋长宋鹏,希望校枪员重新校枪。

以往组织夜间实弹射击,连队请来专门的校枪员做枪支保障工作是惯常做法。然而,让牟银江没想到的是,他的请求被当场驳回。“战场上尽管有技术保障,官兵的基本功更不可或缺。”宋鹏说。

“山腰处发现‘敌’火力点。”考核照常进行,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摩步十二连官兵快速前出,锁定目标,子弹呼啸而出。

硝烟散尽,电台里传来报靶成绩,牟银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成绩非但得不了第一,甚至有可能会垫底。

“微光瞄准镜都松了,怎么能打准”“前面连队没保护好校准枪,却让我们来担责”……走下考核场,该连官兵议论纷纷。几名班长甚至找到连长请求再来一次——“如果重新校枪,再打一次,成绩肯定不会这么差”。

“今天遇到的情况,射手完全可以根据弹道分布自行校正。”宋鹏的话斩钉截铁,“部队是要打仗的,战场上没机会重新校枪,别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

“大家对‘夜训’的理解不够深入,没有把‘夜训’当成‘夜战’。”党委议训会上,该旅领导引导大家深入反思。他们还遴选“训风巡视员”,对夜训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激励官兵带着危机意识练技能、强本领。

痛定思痛,牟银江带领连队官兵依托自身力量在“枪械校准”上狠下功夫。连队官兵集智攻关,利用就便器材制作简易校枪器。与此同时,他们严格按照“套、晃、降、平、扣”五步法,锤炼不借助微光瞄准镜也能精准射击的本领。

近日,该连按照实战要求构设环境,推进夜训与夜战无缝接轨,官兵参训热情高涨。

问题整改不留给“下一次”

■陈小菁

夜间实弹射击考核,摩步十二连遭遇“滑铁卢”。表面上看,是因为忽视了基础、忽略了细节,归根结底却是输在了实战意识不强、输在了用不打仗的思维做打仗的准备。

现实中,无论比武考核失利,还是演习“掉链子”,总有人喜欢强调客观理由,不从自身找原因,并习惯把胜利寄希望于“下一次”。久而久之,“下一次”就会成为掩盖问题的“遮羞布”和问题整改的“挡箭牌”。

未来信息化作战,发现即摧毁,首战即决战,任何细小疏忽都可能导致战斗失利。我们要抛掉头脑中给自己留有余地的“下一次”,勇于面对自身短板弱项,不等不靠、不遮不掩,彻查彻纠、立行立改,重视每一个与打仗有关的细节,把每一个课目练强练实,把手中的装备用熟练精,绝不能把问题整改留给“下一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