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别让“小误会”变成“大裂痕”


■武警株洲支队某中队排长 王泽华

“为啥想回原来的班?是不是哪里不适应?”面对我的发问,列兵小张支支吾吾,言辞闪烁。前段时间,中队内部进行人员调整,分到一班没多久的小张突然找到我,申请调离,让我有些诧异。

一班班长小郑是新上任的班长,军事素质没的说,组织训练也是一把好手,但带兵经验尚浅。难道是管理上出了问题?想到这,我暂时安抚下小张,立马找来小郑了解情况。

“排长,小张平时一点苦都吃不了,还不服从管束,经常和我对着干。他要走,我巴不得!”没承想我刚一开口,小郑就气不打一处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并未急于刨根问底,判定是非对错,而是决定先想办法弄清事情原委。

如何让二人敞开心扉,解开内心的疙瘩?一番沉思,我打定主意,就在他们班内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找出症结,消除误会。

不久后,一场“民主生活会”在一班召开,会上大家轮流发言,事情的脉络也逐渐清晰。原来班里调整不久,有一次小张被我叫去出公差,恰好班长不在,小张便让同班战友转告,结果战友却忘了告诉班长。在班长多次强调人员管控问题的情况下,小张竟敢“顶风作案”,这让他挨了班长狠狠一顿批。被批评后,小张认为班长不分青红皂白,心里非常委屈。

事情虽小,但如果放任隔阂成为“心墙”,久而久之更难消除。打那以后,互相看不顺眼的二人或多或少又有了新的摩擦,心中的“裂痕”也越拉越大。

灯不挑不亮,事越说越明。听着大家的发言,我找到了“裂痕”产生的症结,既有小张不愿向班长坦露心迹的问题,也有班长不善于做战士思想工作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坦诚交流,贻误了消除误会的最佳时机。

会后,小郑和小张互相致歉,两人还笑着说了会儿“悄悄话”。上个月,因为训练刻苦,成绩突出,小张被中队评为“训练之星”,所在班更是连续6周夺得军事训练流动红旗。

我通过这件事认识到,作为跟战士们朝夕相处的一线带兵人,不仅平时要注重“察言观色”,别让“小误会”变成“大裂痕”,更要信任官兵、依靠官兵,帮助他们搭建起真诚沟通的桥梁,让他们在互帮互助中携手成长。

(陈 望、贺韦豪整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