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畏友”为镜,可以真实地映照出自身不足,从而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堵漏补缺,不断进步
明代学者苏浚的《鸡鸣偶记》中,把朋友分为四类:“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交友贵在交“畏友”。所谓“畏友”,就是“相见励以正身明道之词”,能够指出自己过错、揭露自己短处的朋友。
以“畏友”为镜,可以真实地映照出自身不足,从而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堵漏补缺,不断进步。有一次,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夏衍在审查一个京剧节目时,当众讲了一句外行话,戏剧导演马彦祥毫不客气地批评他:“你老兄,对京剧完全是外行,不要乱讲好不好?”紧接着又补充一句:“你乱讲一气,下面不好办。”这样尖锐的批评,并没有使他们之间产生芥蒂,反而激发了夏衍的笃学之志。某种程度上说,“畏友”或许有其可“畏”的地方,却能让人少走弯路,不走邪路。这就是“畏友”的价值所在。
可惜的是,现实中有些同志不愿结交“畏友”,认为他们直言不讳的批评,会令自己“局促不安”;当面揭短亮丑,会让自己“下不了台”。然而他们没有认真想过,如果朋友之间有了错误不是及时指出、帮助其改正,而是不闻不问,任其发展,眼睁睁看着对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怎能算真正的朋友?真朋友需要肝胆相照,只有多交一些有错必纠、毫不掩藏自己意见看法的朋友,才能经受住风雨的洗礼和时间的考验,这样的友谊才是牢固持久的。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老一辈革命家陈云也说过:“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畏友”可贵可敬,但又是难交的。善交“畏友”,首先要不避短,避短的人是听不进他人意见的,不避自己短处、正视自身缺点的人,才能交“畏友”;其次要不怕痛,“畏友”的“辣味”批评或许呛鼻上头,但要清醒地认识到,“红脸”“出汗”才更有利于“治病”;最后要懂珍惜,“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朋友之间敢于直言,才是最真诚可贵的。作家巴金说:“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的光彩。”交“畏友”是交友的最高境界,我们不仅要善交“畏友”,自己也要在交往中做一位称职的“畏友”。只有这样,彼此才能真正从友情中汲取营养,得到力量,在工作和学习中携手并肩,共同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