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感悟英雄主义精神

——几册英雄图书阅读札记


■杜  浩

人民解放军创建以来,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他们是国家的先锋,民族的脊梁,是全社会永远学习的榜样。这里笔者介绍自己珍存的几册描写人民军队英雄的图书,与读者分享。

《张思德》

很多人都知道英雄张思德,笔者就珍存着这样一本英雄故事《张思德》,于2011年4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翻开全书,从“一名体现党的宗旨的普通士兵”“苦难的童年”“机智勇敢的少先队长”“参加红军”“苏区保卫战”“强渡嘉陵江”“抢过溜索桥”“冒死尝百草”“平凡的岗位”等篇章中,我们看到张思德的成长、战斗经历。1944年,组织派他到安塞烧木炭,在工作中炭窑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

张思德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战士。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服从革命需要,不计较个人得失,体现出不平凡的自我牺牲、忘我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1944年9月8日,在追悼张思德大会上,毛泽东主席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赞扬“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从此,张思德的名字和“为人民服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的形象成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缩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英雄董存瑞》

2016年9月,群众出版社出版了白东升著的《英雄董存瑞》一书。该书用文学形式,讲述了“董存瑞的二十故事”,为我们勾勒了英雄短暂的一生,尤其描写了董存瑞惊天地泣鬼神的“擎天壮举”一节。

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夹着炸药包,冒着枪林弹雨冲到桥下,由于找不到支撑点,炸药包无处安放。总攻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桥上暗堡里敌人的机枪喷射出罪恶的火焰,无数勇士倒在前进的路上……董存瑞毅然大步跨到桥底中央,昂首挺胸,左手将炸药包高高擎起,右手拉着了导火索。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炸毁敌人桥型暗堡的伟大形象,永远矗立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矗立在广大人民的心中……

1950年9月,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随后,在时任团中央书记胡耀邦的关怀下,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全面系统介绍董存瑞英雄事迹的《董存瑞的故事》一书。现在有多种介绍董存瑞事迹的图书出版,成为我们学习英雄的好教材。

《黄继光》

程芬编著的《黄继光:无所畏惧的钢铁身躯》(2012年7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让人们看到,68年前,在弹雨纷飞、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志愿军战士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疯狂扫射的机枪眼,为冲锋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通道,这惊天动地的壮烈一幕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黄继光有过艰辛的童年。童年时,他为地主老财当牛做马。翻身解放后,他毅然参军入伍。1951年3月,黄继光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上级命令天亮前必须拿下零号高地,此时离天亮只有40分钟了,敌人的火力点以密集的火网封锁了突击队前进的道路。黄继光挺身而出,与另外两名战友一起炸掉了敌人的两个火力点。敌人最后一个地堡里的机枪仍在疯狂地扫射。冲锋的时刻就要到了,身体七处负伤的黄继光从血泊中一跃而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机枪的射孔……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黄继光奋然跃起的那一瞬,是革命英雄主义的集中展现,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最美的闪耀。黄继光用生命和鲜血书写出人民英雄战士的精神本色。

《雷锋》 《雷锋日记》

雷锋,在短暂22年的人生中,把远大的理想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出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高尚情操,铸就了伟大的雷锋精神。

雷锋生前和牺牲后,都有多种记叙、歌颂雷锋事迹的图书出版。笔者留存一本叫《雷锋》的图书,是由军旅作家胡世宗和雷锋的战友陈广生合著、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

《雷锋》主要叙写了雷锋从16岁到22岁之间这段短暂而重要的人生旅程:雷锋从孤儿,到参加工作,再到参军入伍,成为令人喜爱和敬仰的普通士兵。这部作品以雷锋事迹为主干,对部分人和事作了艺术上的处理,对雷锋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把一个善良、纯洁、热情、乐观、上进的“阳光男孩”雷锋形象,一个才华出众、激情如火、具有强烈理想色彩和坚强毅力的雷锋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雷锋日记》历经几十载,一再出版,被誉为“一本影响中国人半个世纪的‘宣言书’”。这本书记录了雷锋的追求、信念、情怀和操守。“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这是雷锋对人民的“大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思想。《雷锋日记》让我们真切看到雷锋是怎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最终升华为“雷锋精神”的。

《欧阳海之歌》

1968年11月18日清晨,欧阳海所在部队野营训练沿铁路行军,行至湖南省衡山车站南峡谷时,满载旅客北上的288次列车疾驶而来,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猛然受惊,窜上铁道,横立于双轨之间。就在火车与惊马将要相撞的危急时刻,欧阳海奋不顾身跃上铁路,拼尽全力将军马推出轨道,避免了一场列车脱轨的严重事故,保住了旅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欧阳海却被卷入列车下壮烈牺牲,年仅23岁……

得知英雄事迹后,时任原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创作员的军旅作家金敬迈经过采访,用时28天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的创作。

《欧阳海之歌》描写了英雄欧阳海牺牲前的片段:“瞧!董存瑞在大路上走着,他左手抡起炸药包,右手拉响了导火索,坚定地站在‘桥型碉堡’下边。看!黄继光在大路上走着,他飞快地扑向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回过头来,眼睛望着冲锋的战友和胜利的红旗。看!张思德在大路上走着,他正挑着一担刚刚出窑的木炭,从安塞的山里边笑呵呵地走下山来……无数的人民英雄在欧阳海眼前出现!面对飞奔而来的火车,欧阳海还有什么可选择的哩!”这段欧阳海推惊马救列车的心理描写,被认为是小说中最精彩最感人的部分。

翻阅这光荣的“英雄谱”,英雄们诞生在不同的时代,历经不同的战斗岁月,但他们在生死考验和艰难挑战面前都弘扬了英雄主义精神。他们的英雄主义品格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深深镌刻进革命英雄史的“红色基因”之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