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吕梁山区的永乐村,火辣辣的阳光穿过云层,洒在地瓜田上,村民马登禄正在地里除草。“俺种的地瓜去年足足卖了1000公斤。”看见记者,马登禄笑呵呵地说。
几年前的永乐村,是另一番景象。永乐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下曲镇,抗战时期曾是八路军、游击队消灭日寇的战场。受自然条件约束,永乐村1180户3400人,人均耕地不到两亩。村里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更是空白。
多年来,吕梁军分区始终牵挂着老区人民的生活。2016年,文水县人武部定点帮扶永乐村,成立扶贫工作队,土生土长的县人武部职工贾峰耀成为驻村干部。
贾峰耀至今还记得2016年刚来到永乐村的情景:村内寂静清冷,路面坑坑洼洼,房舍破旧不堪。那一晚,贾峰耀通宵未眠,感到肩上的担子有千钧重。
那段时间,他白天在村里调研,晚上辗转反侧冥思苦想。永乐村几乎家家户户种地瓜,但苦于没有销路,自家吃不完都搁坏了。当地土壤富含硒元素,长出来的地瓜糖度高,烤制以后软糯香甜。贾峰耀就想:何不帮助村民拓宽销路,将永乐村打造成“地瓜产业村”?
“要想地瓜走出深山,还需要借助社会力量。”经过多次考察,他建议村干部采取农产品公司回购的模式来销售地瓜。他和村干部往返县城一家一家农产品公司推销,最终达成销售协议。
2016年秋天,村里的500亩地瓜迎来大丰收,产量达到100万公斤。“藤嫩嫩的,能当菜吃。地瓜挖出来就能吃,比梨子还甜。”村民成建勇说,地瓜上市后供不应求,农产品公司直接把车开到田间地头装货。
“和地瓜打了一辈子交道,这种热闹场面还是头一回见。”地瓜卖上好价钱,成建勇笑得合不拢嘴。地瓜走出永乐村,让扶贫工作队大受鼓舞。2017年,贾峰耀又琢磨如何让老区的地瓜走出深山、走向全国。
起初,村民有顾虑,不懂网络、不懂线上销售,地瓜又怎么能远销到全国各地?
“大家只管挑选、清洗、晾干、包装、入箱,剩下的事情都交给我们。”扶贫工作队给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马登禄第一个尝试,他将自家的1000公斤地瓜采摘、清洁、装箱,交给扶贫工作队。没想到,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销售,“永乐地瓜”靠口感圈粉,回头客越来越多。
线上销售成功,马登禄尝到了甜头。2018年,扶贫工作队拉上更多的贫困户。
看着身边人都赚了钱,贫困户王瑞虎也决定试一试。他不仅在网上卖地瓜,还卖起地瓜系列产品,推出地瓜粉、地瓜饼等,第一个月销售额就超过2000元。如今,两年过去了,王瑞虎不仅脱了贫,还盖起了新房子。
地瓜在电商平台销售火爆,还带动村里的土豆、玉米、小米、红枣等土特产变成畅销产品。
曾经是贫困村的永乐村,如今成为脱贫致富示范村。短短3年多,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小村子,靠着地瓜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做强乡村产业 释放发展动能
■程 波
产业扶贫在一些贫困地区依托当地品质上乘的土特产品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乡村产业往往品牌认知度低、产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群众在脱贫之后,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的困境。文水县人武部助推永乐村小地瓜变身大产业的故事令人鼓舞。脱贫摘帽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发展路上还有更多问题需要解决。只有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产业变革动态,着重提高乡村产业发展效益,延伸拓展产业链,打造品牌优势,才能把乡村产业做大做强。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释放乡村发展新动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