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科技强军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宝贵战略资源。发展军事科技创新文化,有利于解决当前军队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创新方向不明、创新活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对于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起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军事科技创新文化不会自然生成,需要通过组织行为,精心设计,加强引导,大胆实践,把科技人才的个人理想、价值追求与我军科技发展实践结合起来,既为他们施展个人才华搭建平台,也为军事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强化目标牵引,确立弘扬军事科技创新文化的正确导向。军事科技创新文化的灵魂是“创新精神”,发展军事科技创新文化必须将“创新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前有的军队科研人员对“创新精神”的本质特征理解不够完整,认识不够统一,弱化了精神在军事科技创新工作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总结提炼新时代军事科技“创新精神”,引领科技创新文化发展方向。在继承“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等优秀科技文化传统基础上,认真总结新时代军事科技实践特点和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借鉴国内外创新文化及其成果,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突出我军特色、具有科技人才特点的价值观,开放协作的竞争观等,使其成为军队科技人才的普遍价值追求,引领他们茁壮成长。
加强教育引导,增强践行军事科技创新文化的自觉性。军事科技创新文化只有被认识理解,才能成为自觉追求。因此,要确立教育先行思想,加大教育引导,在认知、认同上下功夫,使“创新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共识。发挥组织培育主导作用。从战略高度加以筹划指导,把创新文化建设作为科技创新的“魂”,纳入战略发展目标,与科技创新同部署、同要求、同落实;作为培育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计划,使创新文化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科技创新典型引导。倡导军队科技人才既要做军事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又要成为践行“创新精神”的示范者、创新文化的先行者。发掘和培养一批优秀典型人物,加大宣传表彰力度,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才创新热情。多手段宣传科技创新文化。准确把握文化传播的规律和要求,利用媒介大力宣传,组织开展以传播创新文化为主题的论坛、展会、院士专家军营行等活动传播熏陶,结合重大科研任务攻关引导实践养成,使广大科技人才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地感受创新文化、增强创新意识。
依托团队塑造,发挥培育军事科技创新文化的品牌效应。在当今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大科学”时代,新技术突破越来越依靠团队集体作用。协作攻关的团队文化逐渐上升为科技创新文化的主流文化,我们要以建一流创新团队为抓手,培育一流创新文化、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树立共同的科研价值观。团队创新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团队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根本支撑,只有具备崇高远大的目标、坚如磐石的信念,始终把祖国和军队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的追求、团队的发展与我军科技创新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创新奉献中实现理想和价值追求。发挥好团队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有什么样的带头人,就有什么样的理念、特色和文化氛围。按照德才兼备标准选好创新团队“领头羊”,发挥好高端人才在创新文化方面的引领带动、关键支撑和团队核心作用。营造良好的团队文化氛围。团队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要营造学术民主、自由平等、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文化环境氛围。树立开放理念,重视沟通借鉴、合作交融,敢于使用青年英才,乐于吸纳外来“奇才”,善于包容有个性的“怪才”,勇于扶持执着追求的“隐才”。提倡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的价值观,给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一个宽松、包容的环境,使个人创造潜力得以充分激活和发挥。
注重制度建设,推动军事科技创新文化培育持续开展。军事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建立完善合理的制度保障,才能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健全完善科技人才考评激励制度。科学考评和公平激励制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激情,促进创新文化形成。评价标准要突出原始创新,聚焦战斗力建设,分类细化考核标准,建立以科研攻关能力、科技学术思维、科研道德作风、团队合作精神、科研成果效益和服务保障质量等为重要指标的科学评价体系。健全完善学术管理制度。学术制度是实现学术平等的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发展规划、重要科研问题决策、学术水平评定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学术报告制度,加强内部科技人才之间、课题组之间、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定期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报告讲座,促进学术思想活跃、群智迸发。建立科学道德约束机制。科学道德是科技人才立身处世之本。以诚实守信、严谨自律的科学道德观为重点,建立科学道德规范和约束机制,培育科学严谨、诚信笃学、淡泊名利的学术品德,规范科研行为,惩戒学术不端,净化学术风气,保证军事科技创新文化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