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也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利器,党组织和党员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
进入新时代,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愈加正规严肃,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普遍开展,取得积极成效。但也要看到,个别党组织和党员党性意识不强,仍然存在认识和实践误区:明知道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却在自己身上有所淡化,甚至慢慢变味。互相批评时怕得罪人,自我批评时怕暴露问题,尤其是上级机关或者领导在场时,这一现象尚未杜绝。大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留面子”,提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或者是刚刚触及到问题缺点就转话锋,不愿不敢直面问题、不想不去解决问题,想当“好好先生”。
如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这一利器真正达到刮骨疗毒的目的?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勇于大胆用、经常用、灵活用,对不正之风、不良习气进行大排查、大扫除,使党员干部真正能够在党内政治生活的思想斗争与交锋之中“出出汗”“排排毒”,真正受到教育,得到锤炼。
大胆用,克服一个“怕”字,使其越用越锋利。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敢”字当头,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有较真碰硬敢于交锋的精神,开诚布公地去指出对方的缺点错误。批评也要讲究方法,让对方感受真诚的批评是对同志的关心和爱护,能帮助改正缺点错误,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目的。同时,自己思想也能受到触动。
经常用,讲究一个“勤”字,使其越用越熟练。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局限在民主生活会上,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大力开展,只有时刻紧握批评利器,才能杜绝蚁穴溃堤。也不能局限于党员领导干部小范围内的批评,要多鼓励党员和官兵积极参与,让更多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保证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帮助大家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
灵活用,重视一个“改”字,使其越用越有效。批评和自我批评贵在将“改”字贯穿始终,亮出自己的缺点和问题据实改之,立查立改、即知即改,不能批评过后问题依旧。特别是要建账销账,对于一时难以改正的问题,要明确时间表和阶段目标,持续整改。努力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利器,持续加强推进党内生活作风建设,就能推动新时代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