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出医院,看到手机里有母亲打来的13个未接电话,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不会是家里出啥事了吧?”我赶紧给母亲拨过去。电话那头,迟迟无人接听。
太阳炙烤着大地,树上的知了扯着嗓子叫喊,让我的心情更加烦躁。攥着病例,提着一大盒药,我在医院门口来回踱步。
好在没过多久,母亲的视频电话就打了过来,“儿子,我看到你发的朋友圈了,你没事吧?手抖得严重吗?医生咋说?”看到母亲一连串地发问,我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前几天,因为睡眠质量不好,我左手出现间歇性抖动。在医院初步检查时,医生提到可以用“冥想”调节紧张情绪。我觉得这种治疗方法有趣,就发了一条朋友圈。没承想,说者无心,看者“揪心”。这条信息一下子牵动了母亲的神经。
之后进一步检查时,我将手机调到静音状态,走出医院后才看到母亲打来的十几个未接电话。
“妈,放心吧!医生说,就是睡眠不好引起的,没啥事。”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赶忙向母亲解释。原本只是想发条有趣的朋友圈,却惹得母亲为我担心。
得知我并无大碍,母亲深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可把我吓一跳……”
出乎意料的是,没过两天,我的手机再次被母亲“轰炸”。
“热水泡脚半小时缓解精神压力”“按压手指穴位调节睡眠”“艾叶枕头的安神作用”……微信上,母亲把近20条“养生链接”一股脑儿地发过来。没等我看到第三条链接时,母亲的视频电话又打了过来。
“儿子,给你发的那些链接你看了吗?这几天,我在网上找了很多偏方,能缓解你的病。” 视频一接通,母亲就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她搜罗到的偏方,并严肃认真地讲述各种保健方法和治疗原理,俨然变成一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
“那安眠药可千万不能吃,吃多了有依赖性。”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母亲又开始给我讲安眠药的依赖性,并顺手把一绺头发抿到耳后。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扁桃体发炎,母亲背我去医院输液的场景。那时候,老家交通不便,每次生病都是母亲背我去医院。我常常趴在母亲背上,帮她把散开的头发捋到耳后,问道:“妈妈,咱们还有多久能到呀?”
回忆如同寂静的池塘丢进了一颗小石子,荡起层层涟漪。不觉间,我早已不再是趴在母亲后背上帮她捋头发的小孩,而母亲也已经满头银发。
“妈,您别忙活了,我已经好多啦!最近一直在听医生的建议早点休息,手抖已经得到缓解,您就放心吧!”我打断母亲的“科普”,冲手机镜头晃了晃手,让她放心。
“臭小子,你没事就好,在部队可千万要照顾好自己。”摘掉老花镜,母亲眼角堆满笑意。紧接着,母亲又嘱咐了好几句,临了还不忘“警告”我千万不能乱吃安眠药。我一一保证后,她才满意地挂了电话。
虽然知道用处不大,但我还是将母亲发来的“养生链接”挨个收藏。打开手机相册,我选了一张和母亲的合影发到微信朋友圈,配文:“爱你,愿时间走得慢些、再慢些。”
这条朋友圈,母亲一定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