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颈骨要硬不能软


■陈 静 王洪兴

汉朝的京兆尹董宣性格刚直倔强,一次严格执法惹恼了光武帝的姐姐。光武帝看到姐姐哭诉,急召董宣来问罪,谁知他坚持自己没有错,只是执行皇帝的法令。光武帝欲让董宣给姐姐磕头认个错了结此事。可董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光武帝只好说,原来这个家伙有病,颈骨硬了。董宣因不畏强权、据理力争,硬起颈骨、绝不低头,被后人称为“强项令”。

刚正不阿、宁折不弯的“强项”,从来都是为人们称颂的品质。《聊斋志异》中记载了“强项”官员吴同知的故事:当时官场有个陋规,官员犯了贪污罪,上司设法加以庇护,并让同事分摊赃款替其上交,几乎无人敢违抗。但吴同知坚决不干,面对上级叱骂,他硬顶回去:“某官虽微,亦受君命。可以参处,不可以骂詈也!要死便死,不能损朝廷之禄,代人上枉法赃耳!”书中赞曰:“通郡官僚虽七十有二,其实可称为官者,吴同知一人而已。”

与“强项”相反的是那些胁肩谄笑、委曲从顺的“应声虫”,这种人任何时候都被人所鄙弃。晚清时,英使威妥玛在日记中提道:“中国虽事权不归一,然大臣仍不敢各抒己见……若王一发言,则个人轰然响应,亦莫非是言;若王不言,诸大臣必不敢先言也。”一日,他对总理衙门的大臣们说:“今日天气甚好。”诸人听罢竟不敢言,直到为首者回应,才敢跟着附和。对此,《清稗类钞》评曰:不啻如犬之吠影吠声矣。清政府腐败无能、日益衰落,与不敢说真话的“应声虫”泛滥有很大关系。

时移世易,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党内政治生态焕然一新,清正廉洁日渐形成自觉,但“硬颈骨”的直言者还不够多,“事上官”的封建处世哲学在少数地方仍有市场。有的畏权力唯领导马首是瞻,犹如“墙头草”;有的惧人言总是太爱惜羽毛,成了“老好人”;有的怕担当遇难事难题不拿主意,像是“溜肩膀”。清代《居官日省录》一书对此类现象剖析深刻:“居官动谓迫于上官不得不从者,毕竟自己无真见而有私心也。”为官颈骨不硬,说到底是怕官运受损、遭打击报复,完全是为保一己之利。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也是党性所在、传统所在。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许多胸怀坦荡、坚持真理、勇于直言的典范。彭德怀面对李德的错误指挥,拍案而起,“崽卖爷田心不痛”;黄克诚抓党风“不怕撕破脸皮”,被赞为“党内夸刚正,人推黄克诚”;陈云坚持“原则问题,该顶必顶,现在不顶,以后检讨”,提倡“头皮要硬”,等等。正是因为他们硬起颈骨同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我们党在工作中才一次次减少失误,取得成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善于伪装的干部以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为借口,把言听计从、唯唯诺诺当忠诚,貌似尊重领导、忠厚老实,实则是不负责的伪忠诚、无原则的假服从。这对我们党的事业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穿着“隐身衣”,虽能迷惑一时,但终将被历史戳穿和唾弃。相反,那些坚持真理有骨气的人,因为他们心中自有原则在、心中自有主见在,虽然短期可能被误会,但毕竟有益于工作和未来,日久也终将赢得肯定和口碑。

“硬起颈骨”既是道德操守,更是党性原则;既显革命气节,更显忠勇至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追求无我境界、摆脱利益羁绊,不断强化党性锻炼、大力弘扬求实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务实品质,坚决不当“墙头草”、不患“软骨病”、不做“应声虫”,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干事创业,努力成为新时代让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干部。

(作者单位:75310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