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会上,有个别单位提出乒乓球没有了,希望机关能够及时补充配发,我当即表态会尽快着手解决。但我心里却很疑惑,基层有专门的俱乐部活动费,前不久又调整了基层经费供应标准,而且补发了不少经费,按理说基层连队应该“财大气粗”才对,别说乒乓球了,就是乒乓球桌也买得起,怎么还等着机关配发呢?
一次工作的机会,我和一些连队的干部骨干聊起了这个事——
“花钱是个麻烦事!”有指导员坦言,因为涉及钱物的事情都比较敏感,花钱就像在刀尖上跳舞,一不留神就可能伤到自己,所以他们能不沾尽量不沾,能不花尽量不花。
“反正报了需求,机关都会配发,省事又方便。”有官兵直言,这样不仅不用自己花钱,还没有任何风险。因此,有时候缺少物品,他们宁愿暂时凑合一下,也要上报需求等机关解决。
座谈中,我突然想起另一件事:前不久,某连刚接收了一批文体活动器材,但在上报下个月需求时,他们又填报了同样的需求。
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机关习惯了当“家长”,一管到底,基层形成了依赖心理和等靠思想,有了困难即使能自己解决,也要找机关。机关不愿放手、不敢撒手,基层就不能作为、不想作为。就拿这次事情来说,文体活动器材需要补充,基层第一反应是上报需求,而不是使用经费购买;我也是立刻答应下来,却没思考这个问题是否必须由机关解决。
充分掌握情况后,我向旅领导反映了此事,并建议暂停为基层补充文体活动器材,让他们用连队经费购买。
随后,旅里以此事为契机,进一步明晰了机关基层权责清单,充分尊重营连工作安排权、人员使用权、财物支配权,让基层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对于基层经费使用,旅里梳理下发了经费使用注意事项、明确规范物资采购流程,并组织相关人员培训,让基层放开手脚“敢花钱”、依法依规“会花钱”。
前几天,碰到合成三营教导员李侃,他告诉我,现在基层都是自己解决权限范围内的物资采购需求,只需连队上报采购清单,营党委会研究审批,就可以购买。与以往相比,基层的自主性更大,花钱容易多了。
(吴 阔、秦 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