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生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不教胡马度阴山

——品读王昌龄的边塞诗


■邓一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被后人推为唐代绝句的压卷之作,是古今传诵的名篇。在诗人笔下,有“明月雄关”千年悠远的时空穿越,“征人不还”古来悲壮的边塞豪歌;更有对威震敌胆名将的殷殷期盼,保我河山无恙的铮铮誓言。思古抚今,雄浑苍劲,意境高远,显示出超凡的艺术想象力、表现力,让人们领略了边塞诗特有的意蕴和魅力。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有“诗家天子”之称,其诗充盈着大唐国势强盛的恢弘昂扬气象,尤以七绝见长,被誉为与李白的七绝比肩的“开天圣手”。作为唐代边塞诗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以音韵铿锵、情感浓烈、气势豪迈的诗风,表现将士艰苦戍边、建功沙场的精神风貌,颂扬他们以身许国、赤诚报国的壮志豪情,洋溢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达到了很高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对唐代边塞诗的兴盛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王昌龄的边塞诗,擅长以特定的诗境意象表达思想和情感。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有着彰显尚武、爱国的鲜明意旨。在《从军行七首》这篇力作中,以“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的苍凉景色,衬托“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的绵绵别情边愁;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壮阔景象,映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昂扬军威士气;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的恶劣环境,烘托“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凌厉破敌之势;以“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的险峻征途,映衬“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的戍边真切感受,生动描绘了一幅雄奇悲壮的边关征战图。全诗视野开阔,寓情于景,创设意境,在叙事与抒情、写景与写意的完美结合中,展现了戍边将士不畏艰险、效命沙场、保家卫国的精神风骨。尤其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一名句,雄风凛然,豪气冲天,如划破长空的战斗号角,给人撼动心魄的激励和鼓舞。

诗歌是人类语言的生动形式。王昌龄的诗作,不仅韵律和美、格调高亢,而且把诗性语言表象鲜明、表意含蓄、情思盎然、跳跃夸张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骢汗血流”,这是绘声绘色、如临其境的战场纪实,是动感传神、惟妙惟肖的人物素描。诗中有画,画中有声,驰骋沙场、骁勇善战的战将神采仿佛矗立眼前。“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从“马蹄轻”到“持弦急”,是奔赴疆场、向敌而战的逼真场景;从“金鼓动”到“铁衣湿”,是列阵迎敌、激战犹酣的形象刻画;运思奇巧,用词精妙,让戍边将士英勇无畏、志枭逆虏的精气神变得可见可感。“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以“秋风”“秋水”“秋月”的苍凉色彩,折射艰辛、孤寂的戍边生活,隐喻将士忠勇报国的情怀,语意含蓄,情景交织,韵味绵长。这些生动形象、凝练考究的语言,凸显了边塞诗独特的审美趣向和艺术特色。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王昌龄早年心怀理想从征边塞,虽抱负未展、壮志难酬,但这难得的亲身经历,使他的边塞诗以抒发真情实感取胜,不仅叙事写景真切入微,而且在意境和蕴含上有新的开掘。“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借用比兴,直抒胸臆,写出男儿当有挥戈沙场、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抱负。“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闻声感怀,触景生情,表现戍边人思乡念亲的无尽忧伤愁绪。“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直陈所见,忧思感愤,慨叹边塞战争令人触目惊心的残酷悲惨。诗中有思,诗中有道,反映了诗人思想和艺术表达的境界追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那“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的英雄情结,“羁旅悲壮发,别离念征衣”的慷慨壮怀,“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的忠勇担当,正是诗人“一片冰心”的真实写照。品读王昌龄的边塞诗,不仅在于欣赏其“绪微而思清”的精深造诣,更在于感悟其“多能传出义勇”的思脉精魂。激发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给人以昂扬奋进、豪迈自信的精神力量,正是边塞诗最具感染力、穿透力的神韵所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