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县城出发,前往位于海拔1880米南山之巅的高山红哨,还需驱车60多公里。山路九曲十八弯,在云间蜿蜒,宛若登天。当看到手机提示“信号不在服务区”时,我才注意到流云似水般在道路两侧奔涌,仿佛伸手即可触碰。
又是一个急转弯,前方标识牌上赫然写着:交通事故高发地。道路一边是高山,一边就是悬崖。我紧握扶手,直呼惊险。驾驶员是有着8年驾龄的老班长,虽不会被这样的地形吓倒,但考虑到车上还有14位老人,他开车也是小心再小心。车上身着老式军装的老人,非常淡定,一路上谈笑风生,仿佛对这条路格外熟悉。
这是今年盛夏的一天,武警湖南总队开展“三湘四水强军行”主题活动,邀请50多年前曾在哨所服役的老兵,和武警城步中队的年轻官兵携手重走上哨路,近距离感受高山红哨的精神密码。
南山号称“南方的呼伦贝尔”。她既有北国草原的苍茫雄浑,又有江南山水的灵秀神奇,也因其地理特点而具备战略意义。山顶这座哨所,在清乾隆年间,曾是一座炮台。战争年代,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驻扎防御点。1963年,原广州军区在这里建立“中南某部国防防空哨所”,由原城步县公安队值守。而这支部队的前身,就是在“辽沈战役”中立下战功的原46军136师407团一营一连,又称“白老虎连”。1978年3月,高山红哨撤编。原城步县公安队,经多次调整转隶,现为武警湖南总队邵阳支队城步中队。
大巴车打了个急弯,在云雾中一路上坡。忽然,83岁的老兵谭忠苟指着窗外,惊喜地说:“就是这儿了!”
远远看去,山顶上,那块写有“高山红哨”4个红字的石碑还在,那栋用麻花石砌筑的营房还在,但南山镇早已不像当年那样贫瘠。村民们靠着大自然的馈赠和勤劳苦干发家致富,去年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老兵们激动地看着村镇翻天覆地的变化,思绪仿佛飞回了50多年前。
当年,这批老兵进驻哨所后,发现这里只有一间透风漏雨的小木屋。他们二话没说,就立即开始了艰辛的建设工作。搭建营房、挖地道战壕、建训练场和碉堡……他们手抬肩挑,从山下将一块块巨大沉重的麻花石运向山顶。
山上没有水源,大家吃水、用水都必须到山下挑水。老兵诸明生回忆说,南山常年多风雨,上哨路是条羊肠小道,泥泞、陡峭,大风天里担水最为艰难。当时交通不发达,物资补给运不进来。哨所官兵为了丰富“菜篮子”,就在山坡上种些茄子、南瓜、辣椒和四季豆,可收成总是不行,于是他们还要到各个山头去寻些野菜。
一批批“红哨兵”轮换,在那条上哨路上留下一个个深深浅浅的脚印。1969年,哨所终于改造完毕,而他们的故事也传到了北京。同年10月,时任哨所指导员的周宜珍作为代表,被选派到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见。后来,原广州军区与潇湘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了纪实片《高山红哨》,在全国各地放映。以“高山红哨”为题材的话剧、歌剧也竞相上演,“高山红哨兵”的事迹从此广为人知。
时光荏苒,如今的“高山红哨”已经成为南山风景区的一处红色旅游景点,也成为一处红色教育基地。每逢新兵下队、重大节日,武警城步中队的官兵都会来这里走一遍上哨路、吃一顿野菜宴、上一堂军史课。
哨所虽然空了,但“哨位”始终有人在值守。保卫城步县一方平安的“哨兵”,如今已经变成机动在大街小巷、列装各式精良装备的应急分队。端详着年轻的“接哨人”,老兵们欣慰地笑了。
快要下山了,老兵钟良锋从他军绿色的挎包里,小心地拿出一张3寸大小的黑白照片。那是一张在哨所小山坡前拍摄的集体照。“曾令友、吴雄兴、杨学胜……”他默默念叨照片上战友的名字,仿佛是要带那些不能重返哨所的人再回来看看。
“机会难得,大家到这个位置再拍张合照吧!”老兵们欣然同意了我们的提议。还是那个小山坡前,老兵们相互整理风纪扣、捋平了身上的老式军装,像50年前那样蹲一排、站一排。
“敬礼!”老队长谭忠苟的口令,把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山风呼啸,带着跨越半世纪的回忆穿过哨所,发出低鸣,仿佛在向这群老兵、向光荣历史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