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无声的歌 永生的人

——从《抗战家书》中感悟家国情怀


■柴永忠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75年前,亿万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勇赴国难,经过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牺牲,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回望抗战烽火,先辈们留下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彪炳史册、光照千秋,生动诠释了舍小家为国家的大忠大义,展现了大无畏的担当精神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面对诸多风险挑战,我们要迎击惊涛骇浪,需要从先辈那里汲取精神力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砥砺家国情怀,不畏艰险,不懈奋斗,为强国强军作出应有贡献。

从即日起,《军人修养》专版推出“回望抗战烽火 砥砺家国情怀”专栏,与您一起回顾历史,感悟传统,抒发情怀,敬请关注并踊跃投稿。

以史为鉴,读史明志,“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是我们的光荣传统。

历史是可以触摸的。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历史的鲜活,方式有多种。家书,作为承载历史记忆、留住历史真实的特殊方式,尤其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因为通信双方伦常血缘的关系,家书中往往涤去了矜持客套,一纸墨香,皆是款款深情、娓娓倾述和殷殷嘱托。既有“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的思念,也有“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的抒怀,可谓钩沉历史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一封家书,两地情愫,多少魂牵梦萦的不眠之夜。诞生于民族危亡时刻的抗战家书,发黄的纸卷中、斑驳的墨迹间,跃动着一颗颗滚烫的心,勾勒出一个个壮行的人。战争的鼓角铮鸣虽然远去,但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壮怀激烈。

“‘抗战’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她正在产生新的中国、新的民族、新的人民”“你应立即奔上抗日的战场,在战斗的环境中,创造你的人生。”这是一位名叫王孝慈的共产党员1938年10月写给弟弟、激励他参军杀敌的家信;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这是著名抗日将领张自忠1940年5月殉国前留下的绝命书;

“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这是新四军某部连长程雄1940年牺牲前写给父母的诀别信;

……

言犹在耳,叹斯人已逝。无觅青山,惟风骨永存!

那是怎样的一代大义大勇、无畏无我的中国人啊!

他们以“甘为中华献头颅”的决绝豪迈“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他们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义无反顾把死视作“人生的最大休息了”!

最是珍贵赤子心。“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挺立的胸膛里不仅有万众的心,更奔涌着英灵的血、先贤的魂。今天的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又怎能参悟得了那一代捐躯赴国难的人身上“谜一般的东方魔力”?!

习主席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曾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千百年来,“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家国情怀就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的精神基础,是华夏子孙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情感纽带,也是凝聚智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寻常时,它熔铸于生活点滴波澜不惊,越是天崩地裂时,越到浪遏飞舟处,这种生发于“最初的心、最真的意”的赤子情怀,就会迸发出排山倒海般的伟力,凝聚成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高擎起强我中华的大爱之炬,一扫阴霾、重见光明。从75年前的抗战到75年后的抗疫,魂魄不散,精神不灭!

今天,中国巨轮正驶向伟大复兴的辽阔洋面。“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乱云飞渡仍从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我们更需要砥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涵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宗旨意识,涵养“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奋斗精神,涵养勇于到时代的大江大河中搏击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就像当年新四军烈士胡孟晋在家信中写的那样:“要革命成功,须经过困难艰苦的阶段,当此环境中是要立定脚跟,具坚强之意志,任何之外诱,不可动摇的,‘国危见忠臣’,在困难中锻炼成真正的革命者啊!”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新时代的中国人当如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