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夜空,繁星点点。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一处普通的民房内,军嫂秦如霞满心欢喜地带着3岁的儿子龚博宇,出现在手机视频通话的镜头前。
这是秦如霞和远在广西服役的丈夫龚晨志网上的“鹊桥相会”。
镜头前,龚晨志一个标准的军礼,逗得小家伙手舞足蹈,“爸爸,爸爸”叫个不停……此刻的温馨和甜蜜,醉了星空也醉了爱人。
每次离别,秦如霞都会叮嘱丈夫:“你在部队好好干,‘小家’我来撑。”她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换来丈夫的闪光履历:入伍11年,龚晨志三度被任命为“李向群班”班长,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曾经,一首脍炙人口的《十五的月亮》,红遍大江南北,唱出了多少军人、军嫂的心声。
军嫂,一个让多少热血军人柔情四起的称谓,她们不姓“军”,但又与军人息息相关,与军队紧密相连。
从今年4月开始,历时3个多月,广西军地联合开展了首届“新时代八桂最美军嫂”寻访活动。在“八一”到来之际,这次寻访活动再一次把军嫂拉入人们的视线。
寻访活动虽已落幕,但新时代军嫂的美好形象,早已刻印在更多人心中。她们,有自己爱军的独特方式;她们,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读懂军嫂这本大书,就会更加懂得军人生活的多彩与不易。”广西军区一名领导说。
一头挑着事业,一头担着家庭——
“我会永远站在你的左边,因为我知道,你敬礼的右手属于祖国”
2014年,一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打破了军嫂杨志玲小家的平静——
体检时,婆婆被诊断患有尿毒症。此时,服役于南部战区陆军某部的丈夫饶华,正在演训场。
电话里,丈夫焦急万分,杨志玲抹着眼泪说:“咱妈有我照顾,你安心工作,完成好任务再回来。”
那段日子,杨志玲自学了家庭透析等护理技能,每天为婆婆做康复治疗。婆婆住院时,她每天单位、家里、医院三地来回跑,端水喂饭、翻身推拿,还变着法子逗老人高兴。
其实,病床前跑前忙后的杨志玲,还是一名优秀的公务员。她被各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是单位里名副其实的“顶梁柱”。
在人生诸多身份中,杨志玲最看重的,还是“军嫂”这个称呼。
一头挑着事业,一头担着家庭。杨志玲说:“没有谁生来就勇敢,当了军嫂就要比别人更加坚强。”
寻访活动中,有许多像杨志玲一样的优秀军嫂,她们是丈夫的好妻子、儿女的好母亲,更是单位的“顶梁柱”、事业上的“女强人”。
从被称为“军嫂”的那一天起,她们就自带“超人”气场,独立、坚韧,贤惠、奉献,事业、家庭兼顾,气质、实力齐修兼备。
她们有的孝老爱亲,独自照顾体弱多病的公婆,做儿媳如同亲女儿;有的巾帼不让须眉,与丈夫比翼齐飞,事业、家庭双丰收。在她们身上,过去大众眼中的家庭妇女印象,已被如今有文化、有思想的知识女性代替,集中展现出新时代军嫂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形象。
“政法综治工作先进个人”“检察工作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在军嫂白冬妮的家里,一本本荣誉证书,记录着这位优秀军嫂出色的工作业绩。这些年,她一直是同事眼中的佼佼者,但更令大家称赞的是她与丈夫唐逢飞的爱情佳话。
“你用戎装洒热血,我用红妆付终生。”唐逢飞是驻桂空军某部的一名士官,2012年底两人的一次偶遇,他悄悄走进了白冬妮的心中。
同在一个城市,18公里的距离,夫妻俩却聚少离多。婚后,作为单位技术骨干的唐逢飞,常常因为工作难以离开单位。
“我会永远站在你的左边,因为我知道,你敬礼的右手属于祖国。”陪老人聊天唠嗑、逛街散步、添置新衣……白冬妮尽心替唐逢飞尽着孝道。2018年,他们一家被崇左市评为“最美家庭”。
如今,白冬妮已是凭祥市人民检察院的党组成员。唐逢飞依然坚守山巅,时刻擦亮“南疆千里眼”。白冬妮时常提醒丈夫:“在部队专心工作就好,家里的事,有我。”
都说“理解万岁”,军人的爱情需要理解,但不是仅仅靠理解。
在广西玉林市广播电视台新闻部重点报道组组长、军嫂刘捐捐看来,“爱他和他的一身戎装,就好好为他坚守后方,排忧解难”。
这个多次在玉林市重大新闻现场进行现场报道的“女强人”,在单位是顶呱呱的业务骨干,在家中是孝老爱亲的典范。她用坚强的肩膀,将家庭事业“一肩挑”,成为2018年度玉林市“十佳好军嫂”。
从认同一个人到认同一种职业——
“选择当军嫂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嫁给了军人就不能怕风雨泥泞”
结婚多年,每一次与丈夫分别,军嫂吴运霞都会落泪。
每次丈夫甘战永休假归队,背起行囊,转过身,他都会给妻子敬一个标准的军礼:“老婆,你辛苦了!”
那一刻,吴运霞难以抑制心中的情感,泪水滴出:在这个深情的军礼背后,是丈夫的千言万语……
“选择当军嫂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嫁给了军人就不能怕风雨泥泞。”一句尽显柔情却又无比坚定的话,是每一位军嫂对军人的真情告白。
2003年,吴运霞与丈夫甘战永喜结连理。婚后第二年,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怀孕9个多月时,吴运霞突然出现早产症状,此时丈夫正在外地执行演训任务。等到联系上他时,已是孩子出生的第二天。
只休了短短10天的护理假,甘战永便踏上归途。
分别时,强忍着心中不舍,吴运霞一脸满不在乎地把丈夫“请”出病房,让他及时赶往火车站按时归队。
2016年6月,儿子甘世超中考,远在山东老家的公公婆婆同时生病住院。此时,甘战永在外参加比武。吴运霞对甘战永瞒着公婆已住院的情况,把孩子寄托在朋友家,自己回去照顾公公婆婆。
“无私奉献是军人家庭永远不变的主题词。”广西军区一名领导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新时代军嫂依旧和丈夫聚少离多,默默奉献、无悔追随依旧是大多数军嫂的选择。
“生病的时候,你不在身边;扛重物的时候,你不在身边;有快乐的事想和你分享的时候,你不在身边……其实你又何尝不是呢?生病了,我没办法给你一杯热水;流汗了,我没办法替你擦擦汗;受委屈了,我不能给你一个鼓励的拥抱……”正如一名军嫂留言说的那样,生活中太多心酸只有她们才有最深的体会。
军嫂韦永华是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骨干教师。她说:“其实,在遇到丈夫前,我从未想过军嫂会是自己的另一个名字。结婚前,很多人都说,军嫂要忍受孤单和不易;结婚后,我才明白军嫂是一份责任,意味着勇敢坚强。”
“选择了军人,就选择了他的全部。”2011年初,韦永华的公公被查出患直肠癌晚期。住院的一个多月里,除了上班,韦永华每天都到医院照顾公公。
与病魔顽强抗争了5年后,公公安详地走了。弥留之际,公公对韦永华的悉心照顾充满感激。
孩子生病、父母住院,还有一群孩子需要自己……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片口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军嫂吴敏,从认同丈夫到认同军人职业,从未向他诉过一次苦。
大儿子出生时,被诊断为败血症,两度病危;父母生病住院,她一人跑前忙后……吴敏悄悄把哭泣调成了“静音”,对丈夫永远说的都是“我是你家中最平安的消息”。
“没有人天生坚强,只不过是一次次硬扛。”吴敏平静地说,“我是军嫂,是军人的妻子,国家需要他,家人需要我,这注定我们和别人不一样。”
一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一起分享雾霭流岚虹霓——
“跟上丈夫的脚步,与丈夫同享奋进的荣光”
军嫂韦红棉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
4月8日,革命老区广西河池,万人空巷,市民们纷纷涌上街头,用最热烈、最隆重的方式,迎接支援湖北武汉抗疫凯旋的医疗队队员们。
在欢乐的人群中,身穿迷彩绿的武警河池支队机动中队班长袁刚,深情地将一束玫瑰花献给妻子韦红棉。久别重逢,喜悦泪水夺眶而出,两人深情拥抱。
2月9日,袁刚所在的中队受命赶赴都安瑶族自治县抗疫一线执行任务。仅仅8天后,韦红棉主动请缨,报名参加赴湖北抗疫医疗队:“我是一名党员,也是有着10年重症监护经验的护士,出征驰援湖北,我是最佳人选。”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的35个日夜,韦红棉和队友们齐心协力,收治34位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圆满完成救治任务。夫妻双双奔赴抗疫一线,在邻里间传为佳话。
“跟上丈夫的脚步,与丈夫同享奋进的荣光。”韦红棉说,“和丈夫同上抗疫战场,现在想想是件挺浪漫的事。”
“愿做你身旁的一株木棉,与你并肩而立。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融在云里。一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一起分享雾霭流岚虹霓。”这不仅是韦红棉的心声,更是新时代诸多军嫂的共同行动。
在广西大山深处,有一个倚山而建的小哨所。25年来,哨所先后有10对夫妻在这里接力坚守,被称为“夫妻哨所”。
军嫂黄丽容坦言,当初选择来哨所,正是丈夫吴林对哨所的热爱,才唤起了她对哨所的向往。
“一个为国坚守哨所的军人,是值得托付一生的人!”几次探访哨所后,黄丽容辞掉了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与吴林一道成为这个哨所的第10对夫妻哨兵。
“愿君如星我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黄丽容说,“我是军嫂,与丈夫同守哨所,既幸福又深感责任重大。”
夫妻同守哨所,给予彼此最大的包容和支持。“鼓励”是最有效的成长良方,“理解”是最坚实的家庭基石。
在军嫂吴映霞眼中,丈夫一直是自己的“好战友”。结婚6年,她追随着军人丈夫的脚步,换过很多单位,两人彼此鼓励,一起成长。2019年,吴映霞顺利成为一名军队文职人员。
今年1月,得知单位抽组医务人员支援武汉,刚刚值完班的吴映霞,没有多想就先报了名。
当晚,她忐忑地将报名去武汉的消息告诉丈夫时,没想到丈夫全力支持。那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夫妻俩依偎着聊了很久,两颗心紧紧贴在一起。
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奋战50多天,吴映霞参与救治患者300余名。夫妻俩在抗疫一线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为抗疫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比翼高飞巾帼不让须眉,与你同享奋进的荣耀荣光。”吴映霞说,“一段好的婚姻,不仅能让生活美满,彼此事业共进,更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版式设计:梁 晨
上图:
图①:军嫂李小珍和一对儿女。
图②:军嫂白冬妮夫妇合影。
图③:军嫂吴映霞在武汉抗疫工作中。
图④:军嫂黄丽容和丈夫扎根深山哨所。
图⑤:军嫂黄超和丈夫易凡深情一吻。
照片由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