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第77集团军某旅组织防空实弹射击演练,一发发炮弹直刺苍穹。
然而,那个本应在训练场上忙碌的身影,却长眠于千里之外的西宁市烈士陵园。
他,就是第77集团军某旅火力科科长倾志明。
2020年6月26日23时53分,倾志明在工作时突发脑室出血,被送医抢救。6月29日9时30分,由于病情过重,这名年仅33岁的军人不幸牺牲。
“言出必行的他,第一次食言。”忆及战友,防空营营长樊高飞潸然泪下——倾志明病倒的那天夜里,他俩还在帐篷内,赶制训练方案。
“太突然了!前一秒,他还在说为营里添置训练器材的打算;后一秒,就一头倒在了地上……”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樊高飞至今也不愿相信,那句“尽快把航模靶机给你们带来”,竟成了倾志明再也无法兑现的“诺言”。
追悼会上,当战友们试图用只言片语还原倾志明牺牲前的足迹时,一个“赶路人”的形象跃然眼前——
病倒前三天,炮兵营组织实弹射击。结束训练后,倾志明赶到营长王应槐的帐篷,一起研究解决训练中暴露的问题;
病倒前两天,倾志明来到某型火炮集训队检查组训情况。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帐篷,为一堂辅导授课撰写教案,直至凌晨;
病倒前一天,恰逢端午节。倾志明顾不上休息,赶往几个火力连,反复询问主官“还有哪些困难需要科里帮助解决”……
“他太忙了!”在旅领导眼中,倾志明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发动机”——2017年,该旅组建后首次承担某战法试训任务。为了取得“开门红”,倾志明连轴转了三天两夜。“他双眼通红,看着都让人心疼!”
“他太忙了!”在火力科参谋罗加周眼中,倾志明就像“一颗永不停转的陀螺”——2018年,罗加周由基层调入火力科,每天跟着倾志明跑东跑西。
“他太忙了!”在一营火力连连长马军眼中,倾志明就像“一艘马力十足的破冰船”——去年,该旅配发某新型火炮。为尽快让新装备形成战斗力,倾志明带着连队反复进行试验性射击,不久便掌握了该型火炮高寒山地作战性能。
“你们每天看到的,是神采奕奕的科长;而我每天看到的,是累到连话都不想说的兄长。”对于火力科参谋王刚而言,倾志明亦师亦友——几年来,他们战斗在同一间办公室,住在同一间宿舍。
今年年初,旅里组织夜间实弹射击,结束时已是凌晨3点。顾不上休息,倾志明又匆忙赶去办公室梳理训练情况,直至黎明才回到宿舍。
王刚被开门的声音吵醒,他问:“科长,你怎么才回来?”“咱们旅刚组建,有很多事要做,必须往前赶一赶。”
为追梦,倾尽全力;谋打赢,以命相许。
倾志明被送往医院抢救后,二营火力连连长洪亚斌带着一本射表前去探视。“科长,你睁眼看看,这是你魂牵梦绕的事业啊!”
追悼会上,防空营营长樊高飞代表全营献上花圈,挽联上写有实弹射击考核成绩评定为优秀的内容。“这是你‘走’的那天,营里取得的成绩。知道你一定还惦记着,就赶来告诉你一声。你安心去吧!”
遗体火化前,旅领导把一张照片,轻轻地塞在倾志明的手中。“这是战士们特意用积雪为你堆的‘火炮’。你带着它上路吧!”
此去一别,再无归期……
如今,倾志明停下了“赶路”的步伐;在他身后,一支新组建的高原劲旅羽翼渐丰。
某型火炮首次单炮多发射击、首次高原夜间射击、首次超极限距离射击……3年来,由倾志明牵头创下的一个个“首次”,见证着他奋斗强军的足迹,亦是这支部队加速成长的轨迹。
全旅新型火炮高寒山地射击补充射表、近万组高原作战火力运用数据……上千个日日夜夜的呕心沥血,倾志明用生命填补了许多实战化训练空白,却再也无法填补家人心中的遗憾。
3年前,倾志明奉命随单位移防西藏高原。临别前,他专门请了一天假,陪妻子和女儿去公园。
“实在不好意思,春节答应的事,夏天才兑现。以后休假,我天天陪你们娘俩……”那天,不到1岁的女儿倾芯在倾志明的怀里“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妻子张弛跟在后面慢慢地走着,希望把这段时光拖得更长些。
“你‘走’后,我总有一种错觉。觉得你还在高原忙工作,说不定哪天就会给我打电话,说你准备休假了……”遗体告别仪式上,张弛泪如雨下,她不愿相信丈夫竟会“食言”。
看见平日“手机里的爸爸”,如今躺在玻璃罩下,小女孩一遍遍地追问母亲:“爸爸为什么不理芯芯?”“爸爸他太累了,他睡着了。就让他好好睡一会儿吧……”
雪山作伴,英雄长眠。
送完战友最后一程,官兵拭去眼泪,重返沙场。在倾志明倒下的地方,数十门火炮傲然挺立、引而待发。
上图:倾志明生前工作照。
皇甫秉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