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我写过一个中篇小说,名叫《弹道无痕》,里面塑造了一个名叫石平阳的老兵,十几年在兵的位置上任劳任怨,把兵当得出神入化。这部作品后来被改编拍摄成电影,在部队影响很大。战友告诉我,有些部队,新兵入伍,老兵退伍,都要放这部电影,可见优秀老兵的形象还是深入人心的。前不久得到一本由军中记者赵风云、张良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老兵王忠心》(安徽教育出版社),从中看到了另一个老兵——非虚构的、更老的、更值得大书特书的老兵——王忠心。我突然明白了,这是我很早就期待的人物,原来这就是我军旅之初的梦想。
王忠心,一个生长于大山深处的农家子弟,从来没有想到,他的大脑和双手会同一个国家的命运产生联系,就像当初我没有想到,我虚构的人物会在生活中出现,而且这个人物比虚构的人物还要精彩一样。我虚构的石平阳当了13年兵,我以我力所能及的想象力,认为这已经是一个极限了,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王忠心居然当了30多年兵。
《老兵王忠心》后记里有这样一段话:这一年的秋天,我们走进那座无名的深山,略带惊讶地发现,王忠心依然住在他住了半辈子的排房里,他的上铺又睡了一个新兵,这个新兵已是00后。看完这段话,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40年前参军到部队,我就一直琢磨当一个什么样的兵,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兵。我后来有幸成为一名军官,甚至成为一个军旅作家,可是,我的军旅之初的梦想——或者说梦想中的重要一部分——并没有泯灭,我一直对那些忠于职守、干一行爱一行,并且把这一行干出业绩、干成艺术、干到极致的老兵肃然起敬。以至于每次到部队,我都要去寻找那些双鬓染霜的老兵,我视他们为朋友、为知己、为偶像。
梦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在大山深处,在漫长岁月之中。终于,他来到我们的身边,通过一本纪实文学作品。我和王忠心有很多非常相近的经历。比如,我们都是从农村走进军营的;比如,我们都是炮兵,但我最早摆弄的是常规火炮,也是老百姓口中的“大炮”。而王忠心最早摆弄的是导弹,那个军种曾经被称为“二炮”。导弹是现代军事科技的尖端上绽放的花朵,是这个时代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军事实力的重要象征。
而王忠心,一个农家子弟,居然同国之重器联系起来了。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的呢?《老兵王忠心》的作者找到了源头——30多年前,班长李炳华扔给他的八张电路图——几百个开关、按钮、接头——这就是王忠心军旅人生坐标的原点,他从这里出发,一头闯进一个陌生的世界,一段一段地熟悉它、融入它、控制它并最终影响它、改造它、测试它、操纵它、点燃它。30年啊,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一个人和一颗心,日复一日地行走在一个特定的领域里,终于和它融为一体,它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而他则成为它思想和情感的代言人。如果说兵器是祖国抵御风寒的皮肤,那么,操作兵器的士兵就是代表祖国向兵器输送意志和决心的血管和神经末梢。
1986年,初中毕业的王忠心从安徽休宁入伍,走进西南某军事基地。30多年来,王忠心一心一意当好一名士兵,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情。对于“千人一杆枪”的导弹部队来说,像王忠心这样的老兵,是一支部队的底色和底气。2012年,王忠心当选原第二炮兵第八次党代会党代表,紧接着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士兵模范”“班长楷模”。3年后,他当选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17年7月,王忠心获得首批颁发的中国军队最高荣誉“八一勋章”,习主席亲自把勋章挂到了这位老兵胸前——王忠心的业绩很多,获得的荣誉规格很高,当然故事也多。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品质:
一是思想性。正因为作者长期从事军队新闻工作,并且深深地爱着他们的事业和“山沟里的岁月”,他们懂得老兵对于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重要性,“一支伟大的军队必然拥有一群伟大的士兵,一群伟大的士兵必将托起一支伟大的军队”。在他们看来,这些士兵做的是“同祖国有关的事情”,因此,在描述这个士兵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世界里会出现“这三分之一世纪里军队的变化、国家的变化和时代的变化”“只有这样的军队、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时代才能产生王忠心这样普通而伟大的士兵”等。把一个士兵的经历同变幻的世界风云、同沧桑巨变的国家命运、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军队变革联系起来,这是不多见的,然而又是实实在在的。的确,这个士兵的双手同这个国家密切相关。如果你读了这本书,你就不会认为这句话是夸大其词。
二是真实性。生活的精彩往往比想象的精彩更有震撼力,因为想象的精彩是一个或几个人创造的,而生活的精彩是千万人创造的。初读这本书,我一度怀疑它是一部小说,比如它对王忠心早年生活的复述、心理活动的刻画、故事细节的描绘,细腻到纤毫毕现的程度,难免让人心生疑窦。但是深入地看下去,特别是同作者通过电话之后,我改变了这个看法。作者告诉我,当他们决定要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拿定主意,要改变纪实作品那种粗线条堆砌事迹、罗列故事、思想观念强加于人物的通病,而要写出一个真实的王忠心。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他们查阅了一百多万字的背景资料,还在王忠心所在部队住了一个多月,同这位不善言谈、不事张扬的老兵成了交心朋友。他们去了王忠心的安徽老家,了解了王忠心儿时的情形。真实来源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作品中几次提到王忠心睡过的床和上铺不断变换的一茬一茬新兵。一个人的成长同他经历的任何事情都有关系,包括他睡过的床、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这本书选择的切入角度是独特的,大处着眼,小处下手,粗中有细,细中见真。
三是形象性。有一个细节让人难忘——王忠心当新兵的时候,有一次训练,班长李炳华通过他的后背发现了他在走神。作者这样写道:“凡是训练中走神的战士,他的后背要么是塌着的,要么是僵硬的,一目了然。”这令人拍案叫绝的一笔得益于作者深刻的军事生活体验和形象捕捉能力。还有一个情节也发生在王忠心当新兵时,有一次读报,他读到了全军82名优秀班长在人民大会堂受到首长接见的消息,战友们说,他们心目中的好班长李炳华为什么榜上无名。事后,王忠心观察李炳华,“没有发现李班长有什么异常,还是像新兵一样补着课”。李炳华的故事,在作品里并不多,每出现一次,都给王忠心的人生道路注入新的动力,从这个人物的身上,我们似乎能够洞悉王忠心成长的心理基础。铁打的营盘铁打的兵,而给这些好兵淬火的就是一代代出色的班长,周而复始,无限循环。
我们在读作品的时候心里会经常涌动诗情画意,眼前会经常看到那山、那水、那洞库,会看见山沟里的平房和里面忙碌着的士兵——一代又一代的王忠心、李炳华和他们的接力者。我们的军队太需要这样的老兵了。同样,我们的军队也需要像赵风云和张良这样懂得老兵、热爱老兵、拿出真心为老兵书写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