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1937年9月15日,永定河战斗。”
“002 1937年9月20日,束鹿东遭遇战,日军一个骑兵小队50余人与我团遭遇,激战20分钟,毙敌3名,缴获战马2匹、步枪3支,敌见势不妙,向石家庄方向逃窜。”
……
前不久去看望99岁的抗战老兵李长宽,得知他整理完成了记录自己抗战时期经历的《战斗日记要录》。从1937年7月7日下午部队突然停止训练,进入警戒状态,到1945年抗战胜利,110个战斗记录,多则两三百字,少则10多个字,有的只标注时间和战斗名称,战斗的背景、规模、经过和战果均未记述。经查证,很多战斗在史料里没有文献记载,鲜为人知。
李长宽说,他一生参加大小战役战斗300多次,对抗战时期那100多次战斗仍记忆犹新。他觉得自己能够活下来而且一直活到现在,是非常幸运的。
1921年,李长宽出生在辽宁沈阳一个富裕家庭,自小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然而,美好的一切都因无情的战火而改变。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李长宽一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1935年2月,在父亲的介绍下,李长宽成为北平陆军医院一名学徒,负责照顾身陷囹圄的中共党员冯基平。
“在照顾冯基平的岁月里,他的人生理想和抗日气节深深地感染了我,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点亮了我的人生……”在冯基平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李长宽慢慢地从一个只有爱国激情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并开始在党组织领导下完成传送文件、站岗放哨等地下工作。
1935年,李长宽在冯基平介绍下加入抗日先锋队。国耻,痛彻肺腑;抗争,同仇敌忾。李长宽发誓要革命到底,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1935年12月9日,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爆发。作为抗日先锋队队长的李长宽,在东北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游行队伍总指挥宋黎带领下,与爱国学生一起用血肉之躯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他们高举旗帜、手持标语,一句句抗日口号响彻云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祖国自由而奋斗!”激励着中华儿女与日寇血战到底。
1936年初,东北军647团移防到河北省徐水县时,李长宽被冯基平派到这个团当兵,负责在团里组建“青少年抗日先锋队”。经过1年多的艰苦工作,李长宽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岁月悠悠,很多战斗的时间、地点在老人的记忆里逐渐模糊。即便如此,他对自己参加的第一场战斗还是如数家珍。
“七七”事变爆发后,李长宽跟随吕正操率领的东北军691团从石家庄前往冀中前线,进驻固安、安次、永清一带,沿永定河大堤构筑防御工事,阻止日军南侵。
1937年9月15日正午时分,日军第6师团1万多人突然向永定河防线阵地发起进攻。面对20多架飞机和近百门大炮的狂轰滥炸,团长吕正操指挥部队激战整整一天,打退日寇多次进攻。此战,三营营长刘裕勤、副营长王德平、连长王宽民等共产党员在激战中壮烈牺牲。
战斗的惨烈程度,只有亲历过的人才能感受到。李长宽仍记得,身为三营重机枪连一名排长的他,接到的任务是“誓死坚守阵地,不得后撤”。他仍记得“子弹好像特别‘照顾’我,总从我身边飞过”,仍记得“那次战斗,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地倒下”,仍记得“永定河水好深,还夹着血腥味”……
“永定河边骨,经年六十春。国强民富日,更念墓中人。”60年后,李长宽在《悼英魂》一诗中这样怀念战友。
“参加过那么多战斗,除了在一次夜间遭遇战中被敌人在左腿刺过一刀外,我没有受过其他伤。”讲起过往的血雨腥风,老人十分淡然。
那天晚上,夜色如墨,李长宽带领连队突围时,与1名日本兵在一个胡同口遭遇,两人几乎迎面撞到了一起。
“我毫不迟疑地掏出腰间的驳壳枪向他射击,敌人应声倒地。”李长宽有些激动,“我一枪就把鬼子毙了”。
“连长,你的腿流血了。”走了一段路后,一名战士惊讶地说。李长宽摸了摸穿着厚厚棉裤的左腿,不在意地说:“我说怎么这么热乎,原来是刚才被鬼子刺了一刀。”纷飞战火中,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斑驳的墙壁,掉漆的门窗框,褪色的家具……离休后的李长宽过着简朴安静的晚年生活。他爱好下象棋,经常到活动室与其他老干部“杀”上两盘,而且对弈时必须分出胜负,从来不下和棋。
“下象棋如赴战场,一旦看准战机,既要敢拼杀,又要善诱敌,临危不乱,处险不惊,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李长宽常说,他经历过的那些战斗从没有“和棋”,都是要拼个你死我活的,“我们打江山真的很不容易,现在一定要把人民的江山守好建好。”
上图:李长宽近照。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