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治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净化了基层政治生态,激发了官兵干事创业热情。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基层“微腐败”还没有根除,特别是受社会上“小表示”“小意思”以及“人情消费”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官兵对身边的“微腐败”还有一些认识误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针对基层“微腐败”禁而未绝、隐秘变异的情况,组织官兵展开讨论,结合自身经历说现象、表观点、谈想法,彻底清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在此,我们摘选了部分官兵的观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让战友情回归纯真本质
【情景回放】 6月初,班长周明照休假归队后,满怀欣喜地把土特产送到连长房间,却遭到连长的婉拒。周明照内心很失落,只能用“连长怕别人说闲话”来安慰自己。回到宿舍后,他把土特产分发给战友,没想到也被一一婉拒。
战士兰宇:用家乡土特产拉近彼此感情,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人之常情,仿佛回家不带土特产就是不够意思,逐渐开始相互攀比,一个比一个带的特产高档,使纯洁的战友情谊变了味道。这种“小心意”很容易形成不良导向,让新兵学会“有眼色”,例如打着班长骨干工作忙的幌子,主动为他们铺床倒水,更以“顺便帮忙”“顺路跑腿”等理由,为干部骨干清洗衣物、代购物品、代办私事等等。有的看似“战友情深”,实则“别有用心”,只是想以此和班长骨干拉关系、在训练场上寻关照、为关键时刻找后门。长此以往,很容易破坏基层风气,影响内部团结。
班长梁乐乐: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感到一些战友还没有完全摆脱一些庸俗观念,认为特产不送到位不懂事、办事不打招呼不托底、关系不够过硬不安心,精力不是用在提高个人素质上,而是整天琢磨“表达心意”。同时,也有个别骨干仗着自己军龄长资历深,在官兵外出、评先评优上厚此薄彼,甚至用公家资源、占公家便宜,拿公物送人情。这些都是“微腐败”,自己觉得问题不大,实则损害官兵利益,破坏单位风气建设。
排长李进亮:有的战士休假回来,会把家乡土特产分给全排战友,如果唯独排长不要,战士们会觉得这个排长有架子、难亲近;倘若收下又会产生“吃人嘴短”的尴尬,甚至有违反作风问题的嫌疑,这让排长左右为难。随着信息时代发展,更多的“微腐败”则被套上“隐身衣”,过去是提包上门,现在是快递上门。这样看似隐蔽不为人知,实则官兵早已在背后指指戳戳,直接导致内部交往庸俗化、官兵关系利益化,玷污了战友情,影响了凝聚力。
将“微权力”置于聚光灯下
【情景回放】 最近两周,战士张新的几班夜岗都被排在了后半夜,起初他也没在意,以为是轮流的。一天,他发现本该排在自己后面的一名士官竟然排到了前半夜,就立即查阅排岗表。原来,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平常跟文书小刘关系比较好的老兵隔三差五地被调整到了前半夜站岗。这让小张心里很不舒服,犹豫再三,他敲开了连长的房门。当晚的连队军人大会上,小刘在全连面前进行了检讨。
战士李想:类似于文书这种手握“微权力”的岗位看似不起眼,但这种“微权力”使用不当同样能污染基层空气。有的班长骨干在安排公差勤务时,经常让新战士“包揽”公差;有的班长骨干在发放器材、维护装备时,让他人买饮料、零食等“慰劳”一下……如果对这些小事不加制止,就让“微权力”有了“任性”的空间,久而久之,就会助长不良风气滋生蔓延,影响官兵的价值观念。
班长柯昌水:几年前,身边个别老骨干为树立个人权威,总想方设法给新战士“交任务”“压担子”,有的私自加大训练强度,有的随意占用新战士休息时间,还有的搞区别对待、特殊照顾。还有个别骨干做思想工作的能力不强,对战士一味打压,造成内部关系紧张,这些都是对“微权力”认识不清、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班长骨干作为兵头将尾,更应用好手中权力、搞好上下关系,让官兵关系更加团结和谐。
指导员郑纪文:“微权力”泛指细小的权力,但也可以引申为不易发现、容易“隐匿”的权力。“微权力”导致的“微腐败”表面虽“微”,其实质都是“腐”,结果都是“败”。文书凭借和自己关系的好坏程度安排岗哨,司务长根据亲疏远近收取来队家属的伙食费,干部利用自身职权让战士帮忙带小孩、打扫卫生……这些细微问题都从潜意识里折射出“腐”的苗头,如果放任自流,就会变成滋生腐败的土壤,等到量变产生质变,细小的灰尘变成无法忽视的大块污渍时,再下手处理,就往往为时已晚了。
让“微作风”传递正能量
【情景回放】 四班长管平与炊事班班长王猛关系很好,晚饭后管平经常找王猛聊上一会儿,临走时顺便拿个水果揣在兜里。虽然王猛觉得管平的做法欠妥,但碍于情面就没有阻拦。指导员在查看炊事班操作间时发现此事,责令管平在军人大会上作检查。
战士王禹权:一个水果虽然没有多少钱,但反映的作风问题和产生的不良影响却不能小视。日常生活中,个别干部骨干在家属来队时喜欢去炊事班拿点菜,在训练场上经常背手插兜,大家对待这种“微作风”现象,表面上看似不在意,但私底下总会议论纷纷。长此以往,“微作风”现象会导致干部骨干威信下降,在工作安排和日常管理上让其他官兵口服心不服,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副班长吕奥:“微作风”问题看似是小事小节,实际上是个别干部骨干的“特权思想”在作祟,归根结底也是“微腐败”的一种现象。个别干部骨干没有把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总觉得自己兵龄长,放不下身段与年轻战士同娱乐同吃苦,平时工作喜欢“指指点点”,日常训练总是“晾在一边”,甚至产生高高在上、胜人一筹的优越感,很容易造成干部骨干与年轻战士的心理疏远,损害内部团结、影响兵心士气。
指导员于林业:一支部队作风过硬战斗力就强,作风松弛战斗力就弱。部队作风体现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上,体现在平常的训练场上,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点滴中,利用职务之便为“老乡”“好友”多拿一个水果、多发一支笔……这样的做法看似无伤大雅,但因为距离官兵最近,危害很大。对于这种现象必须从思想根子入手,从日常小事抓起,持之以恒、防微杜渐,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氛围。
(陶 然、郑建坤、陈俊晖整理)
有“微”必治
■张滋堃
休假归队时带的土特产、结婚生子时随的份子钱……这些看似普通的人情消费,其背后往往就有“微腐败”的影子。
清清爽爽的基层环境,对维护官兵关系,增强官兵凝聚力意义重大。随着正风肃纪的不断推进,官兵身边司空见惯的“微腐败”“潜规则”少了,但“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的“变种”却时有发生。一些隐藏在“人情世故”中的“微腐败”行为看上去不起眼;遇事推诿扯皮和拖沓、请假休假优先安排关系亲近的战士、家属来队就餐不及时交纳伙食费……然而,一个个“不起眼”的小问题,却事关单位风气建设大局,消解了军心士气,助长了不正之风,侵蚀了单位政治生态。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只有抓早抓小、抓长抓常,让官兵都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在头脑中形成防范“微腐败”的思想意识,才能真正营造清清爽爽的基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