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举世瞩目。
蓝天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巍然矗立。火箭顶部,象征“揽星九天”的中国行星探测标识格外醒目。
静候升空的“天问一号”,即将揭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崭新一页。
我国火星探测计划筹谋已久。2010年8月,8位院士联名建议开展月球以远深空探测的综合论证,国防科工局立即组织专家开展了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论证。2016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立项。
“各号注意,15分钟准备!”12时26分,随着“01”指挥员王光义洪亮的口令,发射塔下,最后一批工作人员全部撤离。
此时,坐在指挥大厅里的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凝目眺望,注视着火箭顶部,那里搭乘着此次任务的重要乘客——“天问一号”。
登陆火星是目前人类太空探索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自1962年苏联率先发射火星探测器以来,世界多国先后进行40余次火星探测,但仅有24次取得成功或部分成功。
“各号注意,1分钟准备!”
见证历史的时刻到了!座无虚席的观礼台上,观众手持国旗,屏住呼吸,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紧紧盯着即将腾飞的火箭。“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一次性实现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步并一步’的目标,彰显了我国迈向更远深空的决心和毅力。”刘彤杰说。
“5、4、3、2、1,点火!”12时41分,随着王光义一声令下,烈焰喷薄而出,撼天动地的轰鸣响彻海天,长征五号火箭托举着“天问一号”腾空而起。
飞行2000多秒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完成使命,将探测器准确送入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与火箭成功分离。
带着中华民族千年期盼,“天问一号”踏上4亿公里、约7个月的漫漫旅程,向着火星进发,拉开了我国行星探测的大幕。
“我宣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3时24分,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张学宇宣读发射捷报,整个指挥大厅立刻沸腾,大家欢欣鼓舞,含泪鼓掌,拥抱相贺。
“‘天问一号’是我国开展深空探测的重要一步。2030年前后,我国将实施火星采样返回等探测任务。”刘彤杰说。
(本报文昌7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