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防视野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致敬,挺立洪水中的脊梁


■魏联军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看神州万里,问寥廓长空,什么坚不可摧、巍然屹立?

答案,定格在江河湖泊咆哮的激流中,镌刻在与洪魔搏斗的背影里。

这些血肉之躯能将洪流降服吗?

22年前的长江抗洪,英雄的人民子弟兵给出了答案。如今,他们依旧用行动作答。

7月7日,一篇文章《儿子,你是否在抗洪一线》引爆微信朋友圈,感动无数网友。安徽省含山县林头镇抗洪一线,东部战区陆军某旅参谋周昌明与身为抗洪抢险民兵分队队长的父亲周举传相遇,顾不上言语问候,一个组织官兵装填沙袋,一个组织民兵封堵溃口,各自忙碌在抗洪抢险一线。

网友们慨叹不已:并肩保家园,上阵父子兵。他们的身影让人感动!

经历过九八抗洪、现为武警江西总队抚州支队机动中队班长的罗杰,对当年的情形仍有印象:年仅6岁的他,眼睁睁地看着洪水将自己的家全部淹没,危急时刻,解放军官兵及时赶到,将其一家人安全转移。7月13日,面对江西严峻汛情,罗杰和年轻的战友一道奔赴江西省余干县枫富联圩抗洪抢险。

当年,这支部队拯救了他;今天,这支部队塑造了他。

7月14日,《致敬,心疼!长江边民堤上的别样睡姿》《奋战16个小时的双脚刷屏,画面让人心疼》两个帖子被广为转发:在湖北省武穴市金牛湖民堤上,刚排除完险情的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官兵满身泥水,在大堤上短暂休息,在泥泞中或躺或卧;连续奋战16个小时的安徽省东至县人武部民兵教练员陈寿春的脚,在水中泡得起皱发白,令人泪目。

无数人慨叹:醒着时,他们是一堵安全围墙;睡着时,他们是一座巍峨高山!

武警安徽总队机动支队列兵叶立滔随部队驰援宿松县,这里是他的家乡。7月14日,叶立滔和战友正在转移受灾群众,人群中突然有人喊他的乳名,扭头一看,是他的父母!瞬间,叶立滔泪流满面,母亲上前抱住儿子泣不成声。

这一幕让网友泪奔:尽管披上了铠甲,他们永远是父母的心头肉。

人民群众曾用3个词形容子弟兵在抢险救灾中的脊梁作用:“壮胆”。解放军来了,群众有了主心骨;“压邪”。少数坏人造谣生事,扰乱人心,军队来了能压住阵脚、维护社会稳定;“救人”。哪里有危险,官兵往哪儿赶,救人第一。

庚子之年不寻常,外有乱云飞渡,内有暴雨倾盆;战过疫情战汛情,斗罢艰险又出发。当下的灾区是战场,洪水是敌人,数万名官兵逆流而上,他们用身躯筑成墙,将肩背作桥梁,奋战在数千公里的堤坝上。

《世界文明史》作者威尔·杜兰特说:“时间终将淹没众生,惟有英雄永存。”

出没于苦寒之地,行走于灾难之野,决胜于战火之中。这,是人民子弟兵的使命担当。

一声声“英雄”,天高地阔;一声声“勇士”,情深意长!

其实,人乃血肉之躯,食世间烟火,吃五谷杂粮,哪有天生的英雄?哪有天降的勇士?只不过是危急关头,有人甘愿奉献牺牲,甘愿挺身而出,甘愿负重前行。

百川汇江起洪流,沧海横流擎砥柱。历史风雨中,时代天地间,这些“共和国脊梁”战洪水、斗风雪、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战疫情,他们在苦难中磨砺,在磨砺中成长。

这脊梁,是洪水到来时最后的那道堤坝,是风雨压顶时那片护佑的天空,是战火燃起时那道铁壁铜墙。

这脊梁,哪怕沉默,也是顶天立地、不怒自威的强大力量。

致敬,挺立洪水中的脊梁!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