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接近1300万例,世卫组织警告称,近期疫情又出现加速传播的趋势。面对日趋严峻的抗疫形势,面对特效药尚未问世、疫苗尚需时日的现实,深化公共卫生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在疫情暴发第一个月,全球报告的确诊病例不足1万例,而最近一个月报告约400万例,病例数从900万升至1000万仅用了5天时间。专家预测,在疫苗大规模投入使用前,确诊病例数仍将继续上升,新冠肺炎大流行还将持续。
病毒无国界,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人类社会在重大传染病面前的脆弱。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事关全人类的健康福祉,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随着疫情进入“千万”级,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是各国抗疫的必然选择。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的最有力武器。从让病毒无处遁形的检测工具,到与之短兵相接的临床治疗手段和药物,再到疫苗等长期防控手段,无不需要科学技术提供支撑。7月初,世卫组织主办了第二次新冠全球科研论坛,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300名新冠研究人员和专家,免费分享了研究方法和原始数据,显示了全球科学界团结抗疫的努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科研人员快速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与世卫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为全球科学家开展药物、疫苗、诊断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派出多支抗疫医疗专家组支持多国抗疫行动,分享中国经验和做法。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同步推进的5条疫苗研发技术路线均对外开放,分别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开展合作。
在伊拉克巴格达医学城医院,中国援建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大大提升了伊拉克的核酸检测水平;在俄罗斯莫斯科新冠定点收治医院科姆纳尔卡医院,其使用的疗法编目基于中国同行治疗经验;在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阿拉木图,由中国华大基因公司承建的两座“火眼”核酸实验室已平稳运营;在巴西疫情最严重的圣保罗地区,英国的疫苗三期临床试验已启动……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国际科学界已经展开行动。
当前,人们都在期盼着新冠肺炎疫苗能够早日研发成功,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正在研发的候选疫苗超过120种。与过去的疫苗研发相比,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的各环节都行驶在“快车道”上。从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到疫苗制备、生产和分发,国际合作造就了空前的“加速度”,来自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非营利机构、企业等方面的广泛合作,将促进疫苗的快速可得和公平可及。
与新冠病毒的战斗,离不开科技的力量。正如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科研创新研讨会上多位专家所呼吁的,各国应加强新冠肺炎科研相关领域经验交流与知识分享,发挥科技创新在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科技力量。惟其如此,国际社会才能早日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