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部队一晃20多年,每年回老家的时间都很有限。趁着五一假期,我们一家四口驾车回老家看望母亲。
母亲83岁。脑血栓病愈后,母亲的手脚就不灵便了。她知道我和妻子平时工作忙,每次回家都会为我们包一顿饺子。
母亲包饺子有团圆之意。我们回家,就是家庭团圆了。以前,家里穷,过节买不起肉,母亲就弄点青菜,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包饺子吃。买不起酱油,就用酱缸里腌的咸菜汤当蘸料。直到现在,我们还保持着这个习惯,吃饺子,一定要蘸咸菜汤。
老家农村用大铁锅做饭,玉米秸秆做燃料。每次做饭时,满屋子会弥漫着灶炕的烟气。回家没几天,全家人身上都会留下烟熏火燎的气息。妻子和儿子开玩笑:“闻闻身上的味儿,像不像熏肉、腊肠?”
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随便一凑就是两桌,有人还得站着吃、移动着吃。谈起一个话题,大家七嘴八舌、热闹非凡。每每这时,母亲都会说:“你们回来太闹腾。”实际上,她看到儿孙们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内心是欣慰的。
女儿在屋子里待久了,嚷嚷着要到外面去透透气。晚饭后,夕阳西下,儿子和女儿牵着奶奶的手,蹦蹦跳跳,在村里新修的水泥路上撒着欢。
偶遇的乡邻们,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真挚的乡情,让我沉浸在浓浓的乡味中,切实感受到一种幸福味道。
那是不管走多远,都无法忘记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