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月亮,盼小弟”,听妈妈说,大姐很小的时候,就围在妈妈身边,喊这句“心愿”。及至我来到这个世界,大姐就格外珍视我,带着其他两个姐姐,如星子般,将我这个“月亮” 拱举环绕。
后来,爸妈常年在外,比我年纪大很多的大姐扛起了家里的重担。开水在炉灶上沸腾,晾绳上晒满了辛劳,她总能趁着明透的月色,把白天没干完的活儿做完。
在静谧的夜晚,为了省电,大姐干完了活儿,就搬马扎到院里,与我在月下坐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大姐极爱在月下教我读诗,从冷月清辉读到边关秀色。彼时,月亮像一个日夜静悟的诗人,月下的日子,如活着的诗。
大姐也教我数日子,琢磨得多少时光,月亮才能“胖”起来。她爱把“月满则亏”挂在口头,告诉我“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她教我清白做人,做事要像月亮一般清亮。瞧,她总能将生活和哲理绵密地融汇,引我从月亮中汲取缕缕智慧。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月上柳梢时,我的军校录取通知书翩然而至。大姐惊喜地摩挲着大红的扉页,微颤的指尖熨过每个字样。
那天,大姐特别激动,包了两锅饺子,饺子像月牙,一锅饺子汤如圆月,一直忙碌到月亮西沉。
离家的日子,月亮很柔软。我读着大姐的信,不知不觉,眼泪簌簌滴在信纸上。
大姐寄来的纸月亮,煞是好看。我问她,为啥剪月亮。大姐说,想起我站夜岗,只有一轮圆月相伴,念起我在远方,月亮是我夜行的灯盏……或许,离家这些年,大姐思念我的夜晚,月亮像颜色消退的剪纸一样,凄凄凉凉地挂在天上。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上次我休假探亲,夜里回到家时,大姐就这样念叨着。从缸里舀一瓢甜井水,她执拗地认为,在外久了,着了家得先喝家乡的水,才不会水土不服。那晚,月光浸满了水缸。欣喜的她,满面清辉。
后知后觉的我,现在才感受到,大姐的月亮是蹲守在岁月深处的一眼泉,润物无声。我们都需要亲情去抚慰心灵,去寻找心头的月亮,让心中永远明亮不清冷。
在那个寂静而缓慢的乡村,月光遍洒、思念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