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个别单位,把创先争优当成“年底一锤子买卖”,“两头紧、中间松,平时不争年底争”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官兵甚至错误认为“平时使傻劲,不如年底使巧劲”。对此,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在规范新时代开展争创“四铁”先进单位、争当“四有”优秀个人活动时明确要求,坚持争在平时,贯穿日常工作任务。本期“军媒视窗”专栏聚焦西部战区空军某旅和海军航空大学某团,他们把“双争”活动贯穿于平时的各项工作中,用经常性“双争”活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做法,值得借鉴。
西部战区空军某旅
四个一套机制规范“双争”落实
“一套‘双争’标准体系,一套评比流程规范,一套创先争优举措,一套结果运行机制。”6月中旬,笔者在西部战区空军某旅了解到,为全面激发官兵创先争优内生动力,他们着眼“争在平时、比在平时”全面建立四个一套机制,系统规范“双争”活动组织实施,有效推动“三个过硬”“四个坚持扭住”在基层落地生根。
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颁发后,该旅被上级确定为“双争”活动试点单位。为此,他们坚持大胆探索、稳步推进,对“双争”评比量化、标准具体细化等问题集智研讨攻关,建立了四个一套机制:一套“双争”标准体系,明确评比对象、评定细则、评选比例,着力解决“评哪些”的问题;一套评比流程规范,按照“旅评营、营评连、连评个人”,结合“随机讲评、季度评议、年底总评”,着力解决“如何评”的问题;一套创先争优举措,把“双争”评比融入日常工作和大项任务,找准实践抓手,明晰争创方向,着力解决“如何争”的问题;一套结果运行机制,灵活运用荣誉宣扬、政策激励、跟踪帮带,着力解决“结果怎么用”的问题。
“四个一套机制,形成了‘双争’活动的闭环回路,既追求实在具体,又摒弃繁琐环节,让官兵一看就明白、照着就能做。”该旅领导介绍,他们持续巩固为基层减负的成果,所有评比活动结合季度检查、蹲连住班、重大任务进行,杜绝频繁组织专项评比扰乱基层正常秩序,切实防止痕迹主义反弹回潮。同时,明确了“横向看建设水平、纵向看进步幅度”的原则,制订优先、限制和容错3个“清单”,坚持把“双争”活动融入基层4项工作,争在平时、比在经常;融入应对强敌准备、高难课目训练、重大演训任务,紧贴中心、聚焦打仗;融入抓建基层全过程,对相对后进的单位和个人,搞好跟踪帮带,加强检查督促,推动各基层单位全面均衡发展。
(吴 照)
海军航空大学某团
三项加权排名力促“双争”落地
“新的‘双争’评比实施办法,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基层、投身备战的信心。”5月28日,海军航空大学某团为基层讲解“双争”评比标准和流程,激发官兵争创“四铁”先进单位、争当“四有”优秀个人的动力。官兵表示,清晰、透明、公正的评比实施办法,有效激发了投身飞行训练的热情。
为扎实做好“双争”评比工作,该团第一时间成立“双争”评比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单位实际研究制订《“双争”评比实施办法》。他们采用科学统筹、精准实施、量化统计的办法,将“测评结果、考核成绩、自荐加分”3项加权汇总得出综合成绩进行排名,避免了开展“双争”活动时“平均主义”现象的发生。
“新的评比办法更加注重基层自主,针对不同人员、不同任务的实际情况,设置单位和个人自荐加分项。”该团政治工作处主任刘刚介绍,《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了“双争”的标准、流程、措施,具体到每个基层单位,还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把标准细化下来、把机制建立起来、把官兵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双争”活动真正激发基层建设内动力。
新认识催生新办法。作为“双争”活动试点单位,该团严格依据《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双争”活动规范要求,着重把“怎么建”理清楚,“怎么争”弄明白,“怎么评”研究透,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规范,开展意见座谈会、送课到基层、现场答疑会等活动,提升官兵的参与度,增强实施办法的贴合度。
有了“风向标”,还要有“施工图”,他们对照“三个过硬”基层建设标准,将评比流程图表化、评定标准体系化、评先结果数据化,依据民主测评、基层自评、机关考评、季度初评、年终总评的“五评方法”组织实施,让全团相同类型基层单位对标同一套评价体系进行比拼。
重“评”更重“建”,他们在不断完善“双争”评比办法的同时,制订党委抓建基层、常委挂钩帮建、机关当兵蹲连等3套工作计划,树立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提升抓建基层的精准度,形成科学全面、顺畅高效的抓建格局。
(吴珊明、王 赫)